关灯
开启左侧

[干货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3-10-30 18: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技成就

01.天文与历法

1.天文学古迹

(1)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

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在古洛阳的南郊(今河南省偃师市),古名“灵台”。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在此研究天文学研究十余年,写成天文学专著《灵宪》,提出了“字之表无极,宙之端无限”的科学见解,并创制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

(2)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景台,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至今仍保留着观测日影的“圭表”。

2.天文资料

(1)目前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是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汉书·五行志》里有详细记载,把太阳黑子活动的时间和位置叙述得很详尽。

(2)对新星、超新星的记录,对日食、月食的记录,也是世界上最早和资料最丰富的。

(3)古代天文学知识中比较重要的是“七曜”和“二十八宿”。

(4)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即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5)中国古代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全年共有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25天,积三年即少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要闰一个月。这一年就称为“闰年”,所闰之月即称“闰月”。

(6)纪日,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用干支纪日的记载。这一方法从殷商中叶一直用到公元l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02.农学

1.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

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已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2.《管子·地员篇》

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管子·地员篇》,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

3.魏晋南北朝前

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此。

(1)西汉时的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4.隋唐以后

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农学著作有南宋陈募方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等。

5.明清时代

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03.算学

1.算学

算学又称“数学”,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具体地说,它产生于结绳记事。经过漫长历程,先民们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已发明了“十进制”的计算方法,并把它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之中。

2.《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前者记载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即“勾股弦定理”,成为世界上关于勾股定理的最早记录;后者对以后历代算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其意义与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对西方数学的影响不相上下,它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

3.圆周率计算

《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运用的开平方、开立方及在此基础上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联立一次方程的方法,负数与最小公倍数概念,都比印度和欧洲早得多。刘徽在注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为3.1416。继刘徽之后,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4.宋元时代的算学成就

(1)《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北宋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中,提出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称“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

(2)《数学九章》

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前者即数学上常说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后者则为“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二者在当时都领先于世界,秦氏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大衍求一术”被世界同行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

5.“珠算”

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是“珠算”,它由以竹签作筹码进行运算的“筹算”发展而来,至元末明初已得到普遍应用。详细说明珠算算法的著作很多,其影响巨大且流行最广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

04.医学

我国的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1.“四诊”、“八纲”

中医学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辨证施治。

(1)“四诊”即“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

(2)“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3.汉代名医张仲景与华陀

(1)张仲景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被后人尊为“医圣”。

(2)华陀首创中医外科,发明“麻沸散”。

(3)汉末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达360余种,大大推动了后世中药学的发展。

4.魏晋隋唐

魏晋隋唐,中医中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总结和提高。

(1)晋代王叔和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脉经》,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症。

(2)由晋代葛洪编撰的《肘后备急方》,搜集了大量治疗有效的处方。

(3)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4)唐代名医孙思邈则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5)唐显庆二年(657年),唐朝政府组织人员在南北朝医学家陶宏景补充的基础上,将《神农本草经》扩编为《新修本草》,并颁布天下,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5.宋元以后

宋元以后,中医理论探讨日趋活跃,在学术上形成了许多流派。

(1)“金元四大家”

①主张用药首应泻火清热的刘河间,被称为“泻火派”;

②主张脾胃为本,治法使用补气升阳的李东垣,被称为“补土派”;

③主张攻邪去病,反对滥用补药的张子河,被称为“攻邪派”;

④取三家之长,主张泻火养阴的朱丹溪,被称为“养阴派”。

(2)明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是李时珍编定药典巨著《本草纲目》。

6.中国医学突出成就

中国医学突出成就是针灸,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疗法。

(1)对针灸疗法的探讨与总结,至魏晋时已有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2)至北宋时针灸专家王惟一,以针灸疗法制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的样本,而后,他又写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进一步普及和规范了针灸疗法。

(3)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徐凤著《针灸大全》,高武著《针灸聚英》,称为明代“三大针灸巨著”。

05.地学

1.战国及其以后的地理著作

战国及其以后成书的《禹贡》、《山海经》、《尔雅》等,都有关于地理、物产的阐释。

2.《水经》

东汉时代成书的《水经》已记载了130余条河流的简况。

3.《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对《水经》详加补充,扩大篇幅,取名《水经注》,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

4.地图绘制

出于行政管理、军事活动和地理研究本身的需要,我国很早就开始绘制地图。

(1)《禹贡地域图记》和《方丈图》

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曾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记》和《方丈图》,确定“以一寸为百里”,即将地图绘制于矩形网格上。他用“制图六体”的理论,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里程)、高下、方斜、迂直”来进行实地测绘,因而使地图绘制水平及理论,都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2)《徐霞客游记》

明代末年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不但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矿产、交通等方面的情况,而且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更为可贵的是他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对这一带峰林、溶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成因,都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写。

06.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1957年,从西安市郊灞桥的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麻纸,足见在东汉蔡伦造纸之前中国已发明了纸。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侯纸”。蔡伦在中国造纸术上的地位和贡献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2)南北朝时期,造纸原料有新的拓展,造纸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加工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出现了色纸。

(3)隋唐以后,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造纸原料更加丰富;纸的种类愈益增多;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的应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书写。

(4)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

(5)但到近代以后,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发明用机器造纸,并且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术落在了世界的后面。

2.指南针

(1)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

(2)司南发展到宋代,成形为“指南鱼”和“指南针”。后来,人们又将指南针与二十四向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指南针的最大用途就是航海,它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

(3)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ll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3.火药

(1)火药发明是古代炼丹术长期实践的结果。最晚在唐代,火药已被发现并利用。

(2)火药首先被用到军事上,以火药为动力的杀伤性武器被制造出来。这是武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

(3)约在唐代晚期,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已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地,因其洁白如雪,被称为“中国雪”或“中国盐”。

(4)约在13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

4.印刷术

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

(1)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

(2)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3)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

(4)雕版的使用不方便,不但刻版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5)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

(6)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_______”。[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二十四节气

【解析】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目的是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2.北魏贾思勰所著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齐民要术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3.最早详细记述珠算的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数术记遗

【解析】“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该书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4.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__》,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厦门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

(1)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0年研]

(2)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________。[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黄帝内经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联合创作。《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5.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___》、《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________。[中山大学2011、2010年研]

【答案】切

【解析】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即“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7.在中医看来,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中,有直行和横行的部分就是________,它们上下左右贯通起来就是人的生命体的隐藏系统。[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案】经脉

【解析】经脉是中医所指的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8.《___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千金方

【解析】唐代名医孙思邈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6000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9.《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___。[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10.通过________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阿拉伯

【解析】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从而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纸术是在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人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火药是在13世纪左右,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指南针在宋代就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才有了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可能。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天文学将天上的星宿划分归纳为“二十八宿”。[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二十八宿”,是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

2.《九章算术》中记载的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是世界上关于勾股定理最早记录。[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周髀算经》记载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即所谓“勾股弦定理”,成为世界上关于勾股定理的最早记录。

三、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的农书是()。[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农书》

【答案】A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2.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已经完整地出现在()一书中。[北京大学2010年研;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

A.《吕氏春秋》B.《尚书·尧典》C.《史记·天官书》D.《淮南子》

【答案】D

【解析】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还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

3.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的著作是()。[厦门大学2010年研]

A.《农政全书》B.《农书》C.《齐民要术》D.《氾胜之书》

【答案】A

【解析】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规模宏大,达70万字,60卷,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地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4.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的是()。[中山大学2010年研]

A.华罗庚B.张衡C.祖冲之D.毕升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比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得此值的时间要早一千多年。

5.()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厦门大学2011年研]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唐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答案】C

【解析】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朝政府组织人员在南北朝医学家陶宏景补充的基础上,将《神农本草经》扩编为《新修本草》,并颁布天下,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6.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中山大学2011年研]

A.《伤寒论》B.《本草纲目》

C.《皇帝内经》D.《千金药万》

【答案】C

【解析】《黄帝内经》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7.()是张仲景的论著,开后世方剂学的先河。[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本草纲目》D.《千金要方》

【答案】A

【解析】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

8.哪位名医是汉代的?()[中山大学2010年研]

A.李时珍B.扁鹊C.华佗D.孙思邈

【答案】C

【解析】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9.明代末年的(),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用34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的16个省区,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与考察。[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A.郦道元B.裴秀C.徐霞客D.沈括

【答案】C

【解析】徐霞客,霞客是他的号。生活在明代末年,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以坚强的意志和耐力,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地理旅行和考察生活,以一生的34年走遍了大江南北的16个省区,旅途中艰苦倍尝,非常人所能想像,实地观察所得,逐日记述,后被整理成一部旷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10.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在敦煌发现的唐朝印制的()。[南开大学2011年研]

A.《维摩诘经》B.《金刚经》C.《艺文类聚》D.《华严经》

【答案】B

【解析】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