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干货分享]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举...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3-9-11 15: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扫码进群领取真题

大连外国语大学

623685695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举制度

01.前言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2.科举制的特点

一、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都与教育密不可分。

二、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三、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皇帝的工具和奴仆。被选拔人员的行为目标大多是高官厚禄和封妻荫子,行为准则是按皇帝的意志办事。

四、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贱、官重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凡经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员,一下子就成为人民的老爷,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老百姓却只能受苦受难,所以一旦有一两个肯为人民主持公道者,自然就成了人民的救星,这就是千余年不衰的“清官政治”。

科举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历史原因。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些人甚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栋梁,至今仍有巨大影响。从不拘资历,以才取人这一点上,科举也有其可取之处。

02.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1.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一是尊贤,二是选士。“贤”是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士”是指有见识有才干的人。

2. 远在周代,已有选士做官的情况存在。

3. 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因此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到春秋时的齐桓公世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此时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

4.汉代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其基本方法有两种,即察举和征辟。但这些制度,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的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财富钻营者大有人在。

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举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由被举荐者抽选答对,称为“射策”或“对策”。朝廷根据他们的成绩分配官职,如汉代的董仲舒是汉武帝察举的贤良方正之一,以古今治道对策被录用。察举除被荐之外,也可以自荐,如东方朔。

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征”,是由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聘请。

此外,汉代还实行所谓“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汉代官员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郎官”,苏武就是由父亲保举做官的。

5.曹操唯才是举,并颁布求贤令。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那些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对被选者并不真正了解,因此很难做到公正。到了曹魏后期,豪门显贵把持了中正的任命权,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士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组织保证。至南北朝时,豪门士族的子弟只凭自己的显贵门第,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被举荐的人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被录用,从而拉开了科举制的序幕。

03.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1.起源

隋开皇七年,即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用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重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2.科举制产生的意义

科举制的实施,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因为它彻底破除了魏晋以来以门阀高下作为取人标准的腐朽制度,打破了由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格局,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进身的机会,并由此壮大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力量,成为此后千余年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3.科举制的发展

(一)唐代

分类:唐代继承、发展并完善了隋代的科举制。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设立的科目不下几十种,常见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等,但以应考明经、进士两科的人数最多,其中又以进士科的考试最受尊崇,报考的人数最多,因而录取最严。因为考中进士的仕途较快,唐朝的宰相大都由进士出身。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由吏部考工员外郎任主考,后唐玄宗时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因此也叫“礼部试”。考试地点在京城长安,中唐以后有时也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考试时间在每年春季。考试的内容和录取标准,各科各不相同。如进士科,规定要考试时务策和贴经。

“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另一种是不在学校读书的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人称为“乡贡”。制科考试则常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内容和录取标准,都凭皇帝本人的好恶。

考试结果:

①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擢第、登第、登科”,考不上称为“落第”。进士及第就叫“进士第”,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头”。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他们都是主考官的“门生”。及第以前,他们的身份都是平民,称为“白衣”或“布衣”;及第以后,就算有了出身,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② 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才能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即相貌、言谈、书写、表达四方面是否合格。选试的科目也分“博学宏词”和“拔萃”等。前者主要测试文章论述,后者主要测试司法判词。其时,考中进士以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首先,新进士都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派遣两名年少英俊的进士作为“探花使”,去采集名花点缀盛宴,宴会则称为“探花宴”。而后还要到长安城南的曲江亭聚会庆贺,称为“曲江会”。随后到慈恩寺塔(即今大雁塔)下题名,称为“题名会”或“雁塔题名”,以求流芳百世。

(二)宋代

宋代是我国科举制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礼部的考试,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而不是按例由礼部侍郎担任。这等于是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使其人才的选拔更能符合最高统治着的心愿。

二、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对那些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决定录取的名词。这就在实际上打破了唐代以来主考官与众多门生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被录取的人只对皇帝本人感恩戴德。到宋太宗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按三等发榜,称为“三甲”,一甲是及第,二甲是出身,三甲是同出身,三甲都可直接授官,有的还能很快得到高官。殿试以后,由皇帝于琼林苑赐宴,称“琼林宴”。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三、到宋神宗时,又于国子监内实行三舍法取士。所谓“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在校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升级,如果考到上舍上等,就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可以直接参加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参加京城的省试。

由于理学在宋代的发展,宋代的科举选官特别注重考生对理学的理解和运用,理学便逐渐成为后来科举取士的最高标准。

(三)元代

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并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四)明清

科举制度的完备在明清两代,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朝在录取时分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录取,另外加上殿试。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烦琐。会试以后,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1.明清院试实际上要经过三次考试,即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生试”。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童生试合格后,即为“生员”,也叫“诸生、庠生”,俗称“秀才”。

2.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者是秀才,及格后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在秋八月,故又称“秋闱”,地点在各省城(包括京师)的贡院。贡院的外墙很高,上植荆棘,故又称“棘闱”,发榜时正值桂花开放,因而叫“桂榜”。贡院内的考棚以《千字文》编为舍号。中举后,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要求担任教职,去做学官,甚至还可以参加大选,候补知县。

3.明清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时间是春三月,由礼部主持,故又叫“礼闱”或“春闱”,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杏榜”。参加者为举人,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均由一、二品大员担任,并且必须是进士出身。会试合格后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会试以后是殿试,地点在今故宫保和殿,由皇帝亲自主考。应试者必须为贡士,考中即为进士。发榜时用金榜,故考中进士又叫金榜题名。

殿试分为三甲录取,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为传胪。前十名名次决定后,皇帝首先接见,称为“小传胪”,然后再于太和殿接见全体进士,称为“大传胪”。接见时,御旨宣布名次,同时宣布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拿了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5.殿试之后,还有一次朝考,目的是分配官职。状元、榜眼、探花不参加朝考,按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按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总成绩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和知县等。这些按规定举行的考试,称为“正科”,学生三年方有一次机会。

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叫“恩科”。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是中国科举制的最后一次考试。


明清科考



童子试

乡试(秋闱、棘闱)

会试(礼闱、春闱)

殿试

朝考



县试

府试

院试









考生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一甲不参加

录取后

秀才、生员、诸生、庠生

举人

贡士

进士

状元授翰林院编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按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总成绩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知县等。

发榜



桂榜

杏榜

金榜



第一名

县案首(及格为“出案”)

府案首

院案首(合格为“进学”/俗称“蓝衫”)

解元

会元

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传胪



主考官

知县

知府

学政

朝廷任命,高于学政,需回避原籍省份

皇帝亲自任命,一、二品大员,进士出身

皇帝、钦命大臣、或亲王(清代)



考试时间

二月

四月



三年一次,秋八月

三年一次,春三月,乡试次年





报名手续

童子结、廪保,院试另加派保











04.科举的利弊与功过

科举的弊端:一、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二、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名额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到了明清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人们为了应试不得不学作八股,人的灵气和才思全被湮没了。

科举制的意义:

① 由于它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国家和民族在缓慢的历史进程中使用了较为广泛的人才;

② 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多为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而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佞之徒,多数不是通过科举考试上台的,如唐代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北宋的高俅,南宋的贾似道,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等。奸臣之中,只有蔡京、秦桧、严嵩等少数人是进士出身。

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大多是通过进士及第才得以施展报复的,如王维、裴度、韩愈、白居易、苏轼父子、包拯、王安石、司马光、沈括、文天祥、陆游、李纲、刘基、于谦、史可法、张居正、全祖望、纪晓岚、章学诚、钱大昕、王念孙、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俞樾等等。王十朋、文天祥、杨慎等还是头名状元。一般来说,由科举入官的人,不少人因为出身贫寒,又专心致志读书,所以居官后尚能比较清正。人们熟知的寇准、包拯、范仲淹等都是如此。

考情分析

【24考研】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考情分析(含分数线、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知识讲解

【重点试听】24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354知识讲解

【重点试听】24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445知识讲解

上岸经验贴

【经验谈】三跨上岸,初试390+,22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学姐超干货经验分享!

【复试经验谈】复试备考如何规划?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学姐给你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