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汉硕知识] 【专项训练】汉硕考研《现代汉语》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2-7-13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答:
句群又称句组,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它与复句和段落的区别如下:
(1)句群与复句的区别
①构成单位不同
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句子;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
②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略有不同
在复句中经常成对运用关联词语;在句群中大都不能成对运用。
③句际关系类型略有不同
复句没有解说句群中的问答式;句群没有选择复句中限选关系(二者选一:“不是……就是……”)和决选关系(已定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2)句群与段落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
句群是语言运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作者的个性、习惯等,具有更大的任意性。
②划分的目的不同
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里句子的组合、聚合规律及其语用价值;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

二、从某篇文章中选一个自然段,划分句群,并分析各句群内部的结构层次和关系。
答:略。

三、举例说明哪些复句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哪些句群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
答:
(1)一般来说,限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不是……就是”关联,决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这两类复句一般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
例如:
①不是小林来向他打听回话,就是两位伙伴催他拿主意。(限选关系)
②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决选关系)
(2)句群中的问答句式、连问句式、连叹句式等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因而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
例如:
③什么称为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问答句式)
④怎么了?什么东西掉了?(连问句式)
⑤真见鬼!这简直是乘人之危!(连叹句式)。

四、分析下列句群的句际关系类型。
①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③“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时代都适用的真理,但是,可惜得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句话受到教益。

④大豆属于豆科植物,包括我们常见的黄豆、青豆、黑豆、褐豆等。大豆的茎有直立的,也有半蔓生或蔓生的,茎上、叶上和豆荚上都有茸毛。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种子圆形或椭圆形,有黄、青、黑、褐等不同颜色。

⑤忽然问,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⑥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⑦无论准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讲,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分。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能使人感到鲜明。

⑧譬如吧,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样说说吧),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是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答:


五、改正下列句群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海外,我是个穷孩子,当时不必说读书,就连日常生活都不能维持。我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替资本家做苦工给折磨死了。爸死以后,我就没有书读了。

②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撰写。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的论文答辩已经通过。她不肯,一心要去较艰苦的新疆工作。

③“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是一部分同志摆出的一对矛盾。雷锋同志是怎样处理学习和业务这对矛盾的呢?他说:“我们在学习问题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④今年暑假是我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假期。在放假前夕,我正在考虑如何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时,我收到了我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的来信,邀请我在假期内到南京玩,因此我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决定到南京去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

⑤经1976~1984年临床使用,该药对阻止细胞癌变有效。因此维尔康饮料具有清凉解渴、健胃强身、提高视力和强身的功能。

⑥朋友,你有小四轮拖拉机吗?它一定是你的心爱之物。

⑦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我们长远的方针。而且我们决不能用限制知识分子继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方法,来缩小这种差别。

⑧光学而不“习”,所学的知识是不牢靠的。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学了很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经常反复地温习。任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但是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了这些知识。
答:

汉硕论坛底部小硕.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