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干货分享] 南京大学汉硕考研之《354汉语基础》第五-八节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3-10-18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4汉语基础——第五-八节

01.语境和语义的关系

一、语境与词义

1、语境的定义:指语言的环境,一般分为两类:

(1)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得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2)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2.语境和词义

(1)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有些词能在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得到解释。“因文定义”,而不要“望文生义”

(2)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①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在一定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使用,其他义项会被排除,否则会产生歧义

②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语境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一个具体成员

③语境增加临时性的意义:钓鱼  “鱼”凸显了【+活】的义素   煎鱼 增添了【–活】的义素

④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什么词能互相搭配体现了词义的选择性,语境中组合的词语越多,在语境框架中能出现的词越少。

02.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1.定义: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2.特点:

稳固性:千百年中常用,稳固性是因为它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极为稳定;但基本词汇也是有变化的,比如有些古代的基本词汇现在不用了,或眉-眉毛双音节化,或目-眼睛 单音节基本词被后起的合成词所代替

能产性:基本词是构成新词的基础,被后起的合成词代替的古代基本词在汉语里依然是构词能力强的词根,如:目光、目送、目标。但也有构词能力弱的基本词如:你,我,没有 双音节基本词如爷爷、喜欢

全民常用性:被全民族共同理解、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不受阶级地域文化程度限制

(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人们交际不可缺少的词汇。

特点: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包含: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熟语

二、一般词汇的代表

1.古语词:文言词(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古语词的表达作用: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受到一定题旨情境的制约,使用得当,可以产生很好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适当运用,可使表达典雅、委婉而多情趣;科技语体中经常使用单音节的文言词,可使表达简洁、凝练;用在贺电、唁电、重要声明中,可使表达具有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2.方言词:指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取来的词

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中借来的词,在语音上,要把外来的音节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往往要发生变化

类型:

音译外来词(扑克,模特儿)

音译兼意译(幽默、逻辑)

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词(浪漫主义)

音译加汉语语素(卡车)、

借形:

A.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缩略字母或与汉字或者数字组合而成的词,是原形借用,不是音译,属于汉语外来词的新形式。如CT、B超

B.借用日语中的汉语词:日本人借用汉字创造的词,汉语借回来不读日语音而读汉字音,叫汉字式借形。如资本、体操。

4.行业语、隐语

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汇,或者叫“专有词语”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三、熟语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熟语虽然不是词、内部构造比词复杂、一般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但它们具有格式和构成成分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使用的现成性等特点,作用和功能相当于词,是词的等价物,是结构上大于词的整体性的造句部件,一般也被人们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因此,熟语也是词汇性单位,是词汇成分的一种

1.成语

(1)定义: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成语的构造也有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五种

(2)成语的特点

①长期习用,结构定型,具有凝固性

成语的成分很固定,不能任意换用同义或近义成分,不能增减其中的成分。成语内部语序也很固定,不能随意移动。内部成分之间的结合也比较凝固,一般不能随意拆开,不可随意插入其他成分

②意义具有整体性、确定性,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表义凝练

成语的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有的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如“无价之宝”、“拾金不昧”。有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往往具有形象比喻的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共同表达一个新的整体意义

③使用上和色彩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和书面语色彩

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保留古语词成分和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等,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

(3)成语的来源:

① 古代神话和寓言故事凝缩而成。如精卫填海、塞翁失马、为虎作伥、滥竽充数、鹬蚌相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② 历史故事凝缩而成。如“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后来与楚国交战信守诺言的故事。再如“四面楚歌、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望梅止渴、毛遂自荐”等。

③ 来自古代诗文语句。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反复使用,成为成语。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齐策》“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④ 来自古今的人们口头俗语。如:投鼠忌器——出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想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去做。现代口语中出现的成语,如“有气无力、一干二净、狼吞虎咽、力争上游、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等。

⑤ 来自外民族语言。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顶礼膜拜、想入非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方夜谭、火中取栗、象牙之塔”等。

2.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穿小鞋,下马威,天晓得。意义是整体化了的。一般不用其字面义,通常是其比喻义的固定使用,它已经从字面意义转化为一种更深刻的抽象的含义。如:翘尾巴比喻骄傲自大。既有定型化的一面,也有一定灵活性的一面。多来源于口语

3.歇后语

(1)定义:

歇后语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2)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喻义,一是谐音

喻义歇后语:它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喻意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意义上的因果联系。如:

大海捞针——无处寻。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谐音歇后语:后一部分通过同音词的联系,造成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猪八戒的脊梁——悟(无)能之背(辈)。

03.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演变

1.新词的产生: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记录新认识;词的双音化发展趋势,许多单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在交际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有些词语的简称凝结成词

原因:新事物产生;科技发展产生新词汇;人们对已知事物加深了认识;词的双音节化发展趋势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原因:旧事物消失;人们的认知观念发生变化

3.词语替换

二、词义演变

1.词义的扩大: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搁浅”,由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停滞在泥沙里不能前进”,扩大到指称一切“事情遭到阻碍,停滞不前”

2.词义的缩小: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勾当”,原有“办事”和“事情”两种意思,现在只剩下“事情”的意思,且仅只坏事

3.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如:“行李”原意指两国往来的使者,现在转移指出门时所带的箱子等。此外,还有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原意的反面

三、词汇规范化

1.异形词、异序词的整理

2.维护现有词语的使用规范

3.对方言词外来词古词语的规范

4.对生造词的规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