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干货分享]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硕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典藏...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3-9-25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典藏书籍

01.前言

1.中国古代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和刻印本,甚至还包括石刻书籍。

2. 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每根竹片叫“简”,我们习惯上称为“竹简”。连接起来的竹片,就称为简册。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叫“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这种简册大约在商周时代已经出现。

3.古文经指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著作。

4. 汲冢古书指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卫辉市魏襄王墓中发现的数十车竹简,其中有今天所见的《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这两次发现都是战国简册。

5. 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竹简,其中有《尉缭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重要兵书。1996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走马楼发现了三国孙吴竹木纪年简牍数万片,对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在古典文书方面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6.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不但出土了一批帛书,如《老子》、《易经》、《战国策》等,而且还有绘在帛上的三幅驻军分布图,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

7.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但简册和帛书同时存在,而且还是主要的书籍形式。到了三国时代,随着造纸术的改进和纸张的大量出现,纸写本才取代简册和帛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

8.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

9.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和1954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出土的唐代《陀罗尼经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02.中国古籍

1.中国古籍的最大特点就是包罗丰富和经典第一。前者是面,后者是点。

前者是指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军事、经济、农学、医学、烹调及历代典章制度等,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表明了中国人在各个领域的探索和贡献。

后者是指儒家著作在所有典籍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指儒家著作及研究和解释性的著作数量很多。

2.分类法

延续至今的古籍分类法依然是经、史、子、集四部。历代对经书的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经学。因此,经学为尊,众学为从;经学为纲,众学为目,构成了中国近两千年的藏书特色和治学原则。

03.经书

1.三坟五典: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书籍。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说,“三坟”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坟”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讲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常”的意思。可是,孔颖达也同时指出一个事实,东汉时的经学大师郑玄已经怀疑三坟五典的真实性。最早记录古书目录的《汉书》和《后汉书》都没有提到这些书,此后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些书。因此,所谓“三坟五典”实际是子虚乌有,它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为了附会三皇五帝的事迹而捏造出来的古书名。但“坟典”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

2.八索九丘:也是传说中的古书。

3.四书五经:

所谓“五经”,始于汉代。汉武帝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开始有五经的说法。汉代的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把《左传》并入《春秋》,仍为五经。

“四书”的说法比较晚。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学的入门读物,这才开始有“四书”之称。正是从此以后,历代的读书与科举,都以四书为本,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四书五经合在一起,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读教材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4.汉代以《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为五经,刻石立于太学,以昭示在校学习的学生,由此开创了我国石刻经书的传统。

熹平石经:又称“一体石经”。指东汉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人用隶书写《尚书》、《鲁诗》、《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刻成46块石碑,立于洛阳南郊(今属河南省偃师市)的太学前。

5.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指三国魏正始二年所刻的《尚书》、《春秋》、《左传》等约二十七块石碑,立于洛阳南郊太学前,因经文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成。

6.开成石经:指唐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所刻的“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合称为“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立于国子监太学,是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现仍存于西安碑林。

7.广政石经:指五代时的后蜀孟昶曾命刻《孝经》、《论语》、《尔雅》、《周易》、《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等十种经书,因刻于广政元年,故称“广政石经”。

8.嘉祐石经:指北宋嘉祐年间,宋仁宗又命刻《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左传》、《孝经》、《论语》、《孟子》等九种,称为“嘉祐石经”。

9. 十三经:“十三经”之名是在明代时出现的,指《礼记》、《周礼》、《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孟子》是宋代时被列为经书的。

10.乾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文人蒋蘅在西安看到“开成石经”众手杂书,字体混乱,大不满意,便发誓以一体自书十三经,历时十二年方才完成,后献给朝廷,以三年时间刻成,共计六十三万余字,刻石190块,名曰“乾隆石经”,现仍完好保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夹道之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经书。

04.史书的类别

(1)从运用的体裁来看,史书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三大类。

1.编年体史书以《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有关《春秋》的注释和阐述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种。《春秋》一书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下至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合计242年的鲁国历史。

《资治通鉴》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一直到公元959年(宋朝建立),共计1362年。

体例为编年体的史书还有明末清初的谈迁所写的明代编年史《国榷》

2.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史记》首创“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年表”(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世家”(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书”(记述典章制度)、“列传”(记述其他历史人物)。全书从黄帝写到汉武帝,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二十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唐代房玄龄等人的《晋书》,南朝沈约的《宋书》,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唐代姚思廉的《梁书》、《陈书》,北朝魏收的《魏书》,唐代李百药的《北齐书》,唐代令狐德棻的《周书》,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唐代魏征的《隋书》,五代刘[日句]等人的《旧唐书》,宋代欧阳修等人的《新唐书》,宋代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等人的《新五代史》,元代脱脱等人的《宋史》、《辽史》、《金史》,明代宋濂等人的《元史》,清代张廷玉等人的《明史》。“二十四史”加上1920年成书的《新元史》,就是“二十五史”。

3 .纪事本末体指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纪事本末体的创始者是南宋史学家袁枢,他以事为纲,分立许多题目,把《资治通鉴》改编为239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因而创立了一种新的史书编写体例。

(2)从其记述的内容看,又可分为正史、实录、制度史、杂史和传记等类。

1.正史

记录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封建国家的官方观点,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2.实录

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由汉代“起居注”和“日录”发展而来。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北朝时出现的两本《梁皇帝实录》,分别记录梁武帝和梁元帝的言行。唐代韩愈《顺宗实录》

3.制度史

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书,对研究中国文化史中的制度史和器物史尤其有参考价值。

首创者:杜佑(唐),著有《通典》。“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九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 《清文献通考》

4.会要

只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

编撰始于:唐代

首作:《会要》-苏冕

5.杂史

内容十分广泛,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北魏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

6.传记

记载各类人物的事迹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记述古代妇女的贞烈事迹,开中国为妇女立传的先河、南朝慧胶的《高僧传》、清代阮元的《畴人传》(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唯一传记汇编)

05.类书和辞书

A.类书

1.定义:类书是辑录各个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

2.发展

(1)它最早出现于魏文帝曹丕时期,那时的几个大臣把“五经”等书分类编排,供皇帝阅览,故名《皇览》,现只存辑本。

(2)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代末年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

(3)唐代初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是唐代的第一部类书。唐代的另一部类书是《初学记》,是唐玄宗命徐坚等人编辑后专供皇子们初学作文时用的,分23部,“其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

(4)宋代著名的两大类书是《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前者是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撰的,初名《太平总类》,后因宋太宗每天阅览三卷,一年阅完,故改名《太平御览》,成语开卷有益即出于此;后者是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人编撰的,是一部史料性的大类书,汇辑了从上古至五代的历代君臣事迹,概括了宋代以前的十七史,目的是以古鉴今。

(5)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全书共22937卷,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比英、法两国的大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可惜今天已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了。

(6)清代的大类书叫《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

B.辞书

1.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全书收9353个字,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从而创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2. 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尔雅》,也是后世字典的雏形。所谓训,是以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诂,则是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语或以通行的话来解释文言。“训诂”就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

3.《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撰,全书收入26194个字,按韵编排,因此凡同音字都便在一起,可以看作是按韵编排的词典。后来,宋代的丁度等人以《广韵》为基础,增补成《集韵》,收入五万多字。

4. 清代的《佩文韵府》是查阅诗文典故的一部辞书,康熙皇帝命张玉书等人编成,收入单字12057个,引录诗文典故达55万条,按韵编排,体例是先列单字,接着释义,然后按字数多少列出韵藻,韵藻下尽列古书用例。

5. 《康熙字典》是当时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其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

06.方志

1.介绍:“方志”是“地方志”的简称。所谓“地方志”就是以行政区划为内容的历史书,“志”即“记”的意思。它同时具备两种特性,一是地理的,二是历史的。由于它所记载的内容相当广泛,所记载的地区又相当集中,所涉及的资料也相当丰富,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是颇能反映我传统文化特色的古籍之一

2.地方志的种类

全国性的叫“一统志”,如《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

一省的地方志叫“通志”,如《湖北通志》、《河南通志》等;

郡、州、府、县的地方志则分别叫“郡志、州志、府志、县志”,此外还有“关志、山志、寺志、庙志”,有的地方还有“乡志、村志”。

另外,地方志的名称也不都叫“志”,有的叫“图经”,即地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如宋代的《吴郡图经续记》;

有的叫“考”,即“考证、研究”的意思,如清代的北京地方志叫《日下旧闻考》。但绝大多数还是叫“志”。

3.发展及代表作品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晋时常琚著的《华阳国志》。“华阳”即今天的四川

隋代的《诸郡物产土俗志》、《区宇图记》、《诸州图经集》和唐代的《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都是由中央政府编纂的全国性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因图亡,改名《元和郡县志》。

宋代《太平寰宇记》,方志体例是在宋代定型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是元代的《大元一统志》。

清代是编修地方志的极盛时期,特别是乾隆、嘉庆之际,三修《大清一统志》,形成举国上下编修地方志的高潮。清政府还明确规定各个省、府、州、县地方志六十年一修。清代方志达五千八百多种,大大超过以前历代的总数。

4.方志学的产生和发展

因方志而有“方志学”。方志学是在修志实践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理论见解。

我国的修志工作早有丰富的经验,但在清代以前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清代修志进入极盛阶段,不少著名学者参与其事,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对如何修志产生了一系列看法,因而使方志学很快建立和发展起来。它的代表人物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论著《文史通义》,主张史学经世,揭露时弊。他曾主撰《永清县志》、《和州志》和《湖北通志》等,对撰修方志有深刻见解。

由于对方志的性质、内容和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清代的方志学形成两大派别:

一、历史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史”。为此,章学诚为编修地方志创立了“三书”体例,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历史派注重历史,志书内容比较详尽,材料大量采用官府档案,因此史料价值极高。

二、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要记述地理状况。戴震认为“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洪亮吉也主张“一方之志,沿革最要”。一般来说,地理派的志书不重视历史文献,除地理部分外,人物、职官等项记载都比较简略。

历史派和地理派各有特色,但以历史派的理论影响最大。

07.官藏与私藏

A.官藏

1.据记载,周代的史官兼掌记事和收藏国家文献,这些文献就是那时的国家图书。《史记》说老子是“周守藏吏之史也”,可算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2.秦始皇统一天下,兼并六国,使国家的图书总量大大超过周王朝的藏书,但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却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把秦国史籍以外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尽行烧毁,只有科技性的书籍不在禁毁之列。这一举动,造成我国藏书史上的第一次浩劫。但相传当时有儒生二人把家藏图书偷偷运出咸阳,到达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的“二酉山洞”,至汉代才将藏书献出,“二酉藏书洞”由此成为著名的文化圣迹。

3.汉代建立以后,对文化事业给予了应有的重视。首先在未央宫内建筑了三座藏书楼,即“石渠阁”、“天禄阁”和“麒麟阁”,从此确立了我国藏书史上的皇家藏书制度,习惯上称之为“官藏”。

为了防火防潮,汉代把藏书室用石块砌为“石室”,把书柜用铜皮包为“金匱”,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石室金匱“,并为后世所沿用。汉桓帝时特设“秘书监”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职国家图书馆馆长,此后历代相沿此职。

4.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皇家藏书屡遭厄运。

5.唐朝辟“集贤书院”和“丽正书院”为校正图籍之所,由秘书监等人负责分类编目,共录图书四万八千余卷,加上新旧收藏,使那时的官藏总数达到十六万余卷。

6.宋元以后,官藏仍有发展,但日益发展起来的私藏,却使官藏黯然失色,并且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灿烂之花。

7.清代的官藏不但是前代官藏的继续,而且深受私藏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承德避暑山庄建“文津阁”、在北京紫禁城内建“文渊阁”、在圆明园内建“文源阁”、在沈阳旧宫建“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

在扬州建“文汇阁”、在镇江建“文宗阁”、在杭州建“文澜阁”,合称“宫外三阁”或“南三阁”。

B.私藏

孔子讲学,没有一点藏书恐怕是不行的。史书记载的战国名辩学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书五车”,算得上是当时的一位藏书家,因此我们比喻一个人学识丰富,常说“书通二酉,学富五车”。但因那时的书都是竹木简牍,藏书是很不容易的。

明清两代著名的藏书楼有: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范钦,明嘉靖年间建,天一阁上下两层,以“天一地六”的模式建成,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

汲古阁,位于江苏常熟,毛晋,明末清初建;

绛云楼,位于江苏常熟,钱谦益,明末清初建;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杨以增,清代道光、咸丰间建;

皕宋楼,位于浙江湖州,陆心源,清末建,像现代图书馆一样向公众开放;

铁琴铜剑楼,瞿镛,清代建;

还有浙江省瑞安县的“玉海楼”、浙江余姚市的“五桂楼”、浙江嘉兴市的“嘉业堂”

08.版本与善本

1.版本:“版本”最初的含义非常简单,是指用雕版印刷的书本。

我国在出现雕版印刷以前,书本都靠手抄,这类书就叫“抄本”或“写本”。版本最初的含义就是与抄本、写本相对而言。后来版本的含义内容包括了书籍抄印的时代源流、纸墨刀法、装帧形式以及书籍的优劣等等。如何科学的辨别不同的版本,比较各种印本和抄本的优劣,这就是“版本学”。

拿字体来说,宋代刻印的版本有肥瘦两种字体,瘦者学欧(欧阳询)、柳(柳公权)体,肥者学颜(颜真卿)体,元代版本则学赵孟頫体。因此,辨别字体成为辨别宋元版本的重要根据之一。明代以后,字体杂乱无章,单凭字体就不好辨别,必须同时依靠其他的标记。

3.善本:所谓善本,就是好的版本。清末的张之洞提出了“善本三义”:一要“足本”,即内容

没有缺漏或删节;二要“精本”,即经过仔细的校对和注释;三要“旧本”,即时间比较老的本子。今天,我们对善本的含义规定为“三性”:一是因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二是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印刷考究、装帧精美的“艺术代表性”。

09.图书分类

1.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是西汉时刘向所著《别录》。之后,刘向的儿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写成《七略》,按性质把书的内容分成七类,即辑略(实为总目)、六艺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医、卜等),习惯上称为“七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2.继刘歆《七略》的七分法之后,到晋代产生了四分法。晋代的荀勖在其所著的《中经新簿》中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六艺,乙部记诸子、兵书、术数,丙部记史记、旧事,丁部记诗赋。后来,东晋的李充在整理皇家秘阁藏书时,把乙、丙两部的内容加以互换,变为甲部经书,乙部史书,丙部诸子,丁部诗赋,这就给后世长期沿用的“经史子集”四分法打下了基础。

3.“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

4.关于《四库全书》,有纪昀执笔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200卷,也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每部书的内容、得失优劣、流传情况及作者事迹,都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价和考证,因此学术价值很高,一直受到后世学者们的推崇

5.我国的典籍目录大致说来有史志目录、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三大类。

史志目录是指史书所记载的图书目录,其首创者是汉代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中辟《艺文志》一篇,著录了当时流传的文献资料.在通行的二十五史中,只有《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有史志目录。

官修目录始于刘向父子,它是由政府主持对国家图书整理后编写的目录,历代官修目录有宋代的《崇文总目》、明代的《文渊阁书目》和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等。

私家目录是由藏书家编纂的目录,它是随着私藏的发展而产生的,已知最早出现在宋代,这类书目,内容广泛,体例不一,现存以明清两代编纂的最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