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每周考点:主要是汉硕各院校考研核心考点,帮助大家快速把握考试关键,进行快速查缺补漏。 相关科目:354汉语基础 相关知识点:绪论(1)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 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注: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普通话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国家推广全国 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消灭汉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 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自觉使用普通话以消除交际障碍。
3. 语言总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展。 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 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广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一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 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一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凭借语 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 书面语和口语联系:①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口语的声音一发即逝,难以流传久远,为了 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人创造出文字记录口语 ② 相互影响:书面语进入口语,使口语规范化、标准化。口语也不断被吸收进入书面语,丰富书面语。 区别: ①定义不同: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②语体不同:口语具有口语的风格,口语语体;书面语具有书面语的风格, 书面语体。 ③载体不同:口语以语音为载体;书面语以文字为载体。 ④特征不同: 口语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 交谈,有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 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 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 谨与完备。
5. 文学语言和文艺作品的语言联系:文学语言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区别:定义不同: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的并符 合规范的语言。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 发展基础不同: 文 学 语 言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 以 书 面 语 的 产 生 与 演 进 为 先 决 条 件 。文艺作品的语言以具体的文艺作品为基础。 形式不同: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文艺作品只有书面语 形式。 文学语言:定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的并符合规 范的语言。 基础: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形式: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科学报告、新闻广播、 相声和说书等形式) 作用: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服务于汉民族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正是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 口语,对于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起着很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区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 使用的语言。 联系:① 相互影响:方言进入民族共同语,丰富发展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进入 方言,规范制约方言。 ②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 叫作基础方言。 ③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统一于现代汉语。
2. 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口语形式的发展:
1 春秋时代——雅言 2 汉代——通语 3 明代——官话 4 辛亥革命后——国语 5 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 书面语形式的发展:1 殷商时代出现,先秦时期较为成熟 2 文言文——脱离了口语的书面语 3 白话——接近口语的书面语 (变文、语录、话本、诸宫调、元曲、小说《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 梅》《儒林外史》《红楼梦》
3.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 特殊的地位唐代,北京是北方军事重镇,金元以来,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 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 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到了 20 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 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 了“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 同语的标准音。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就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 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