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干货分享] 汉硕高频考点 | 10组古汉高频虚词解析+示例

[复制链接]
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3-9-11 15: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汉高频虚词——解析+示例

古汉虚词是汉硕古代汉语里的考察重点,对于虚词的应用和理解,直接影响了古汉的句读、翻译、字词解释等题的得分,所以掌握虚词非常重要,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近几年汉硕古汉高频出现的虚词10组给到大家。

01 安

1、怎么,哪里?

例:

  • 尔安敢轻吾射!
  • 又安敢毒邪?
  • 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2、安全,安定。

例:

  • 谢庄遂安。
  • 可以为富安天下。


3、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 东西。)

5、哪里,什么。

例:

  • 君谓计将安出?   
  • 沛公安在?


6、安抚。

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7、平静。

例:

  •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 恬然 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 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 意思)


02 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

  • 朝而往,暮而归。
  •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

例:

  • 而翁归。
  • 若欲死而父。
  • 而母立于兹。


8、而已:罢了。

例:

  •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如是而已。


9、而后:才,方才。

例:

  • 三月而后成。
  •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而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

  •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03 尔

1、同“耳”,罢了。

例:

  • 无他,但手熟尔。
  • 非死则徙尔。


2、你的,你们的。

例:

  • 尔安敢轻吾射!
  •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3、那。

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4、作助词,不译。

例:

  • 始尔未为久
  • 呼尔而与之


5、如此,这样。

例:

  • 君尔妾亦然。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04 夫

1、丈夫。

例: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2、成年男子。

例: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

  • 夫战,勇气也。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4、这,那。

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
  •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05

1、遮日挡雨的用具。

例:

  • 日初出大如车盖。
  • 今已亭亭如盖矣。


2、大概是由于。

例:

  • 盖音谬也。
  • 盖以此得名也。


3、遮盖,掩盖。

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枝枝相覆盖。


4、大概,大约。

例: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 盖五六百人也。
  • 盖当时未有雁 荡之名。


5、发语词。

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7、通“盍”,怎么。

例:技盖至此乎?

8、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06 何

1、什么。

例:

  • 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2、怎么样。

例:

  • 如太行、王屋何?
  • 其如土石何?


3、哪里。

例:豫州今欲何至?

4、多么。

例: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5、为什么。

例: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怎么。

例:

  •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盘问他是谁)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

  • 吾欲之南海,何如?
  • 今日之事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

何为:

  • 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 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何意:

  • 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 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07 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

  • 若毒之乎?
  • 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

  •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

  •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

  •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08 或

1、有的人,有人。

例: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有时。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有的......,有的......。

例:

  • 或得日或否。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4、或许,也许。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语气助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例: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之 或止:即“莫或止之”,没有什么人制止它)

6、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到那里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7、如果。

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09 为

1、成为,变成。

例: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做。

例:

  •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故为之说。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作为,当作。

例: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何以为计?
  • 霓为衣兮风为马。


4、是。

例: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 项燕为楚将。


5、以为,认为。

例: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

例:

  • 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 为天下笑者。
  •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例:

  • 何辞为?
  •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

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10、将来,将。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 里)
  • 永之人争奔走焉。  
  • 然力足以至焉。
  • 始 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 此)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2、哪里,怎么。

例:且焉置土石?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例: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 今其室十无一焉。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相当于“之”。

例:

  • 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 惟俟夫观人 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 犹且从师而问焉。(焉: 他们,指五人)
  •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 他们,指五人)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公司服务热线:

18520569495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1242041897@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74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