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考研经验 于 2022-6-20 15:31 编辑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蓝宝书包含了两门专业课(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
354汉语基础
一、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初试专业课考试题型《汉语基础》,题型不固定,整理了近几年的题型: 16年:5个名词解释,4道基础分析,4道论述 17年:5个名词解释,4道基础分析,5道简答论述 18年:2个名词解释,5道判断,4道分析,3个简答,1道古文翻译 19年:8个名词解释,4道分析,6个论述,1道古文标点翻译 20年:2个词语辨析,20个填空,写形旁声旁、默写韵母、改错别字注音、偏误分析、近义词辨析、分析句式、2个简答 21年:5个名词解释,3个简答,2个分析,4个层次分析,2个论述 22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个分析,2个论述
三、练习题举例练习题以简答题举例(来自2022年南大354汉语基础真题)简答题(10’*4) 简述现代汉语中宾语和述语的语义关系。 答案 汉语中述语和宾语可构成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述语),表动作行为,后面表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做什么、是什么。 根据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动词+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如:“割麦子”)、动作的对象(如:告诉大家)。 (2)动词+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施事宾语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如:来了一位客人。 (3)动词+中性宾语。宾语是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即非施非受宾语。可分为结果宾语(“盖房子”)、处所宾语(“回南方”)、时间宾语(“熬夜”)、工具宾语(“编柳条”)、方式宾语(“存活期”)、原因宾语(“避雨”)、目的宾语(“交涉过财产问题”)、类别宾语(“我是学生”)、存在宾语(“那里有鱼”)等等。
学姐专业课分析以及建议: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看不懂的时候可以结合语纲来看。就南大而言,考查的题目很基础,基本上都是书本上的内容,但它考得很详细,就是书本下面的小字部分、注释部分都要认真看,还有最重要的就是附录部分,我们知道附录部分有一些注音、错别字的内容,这些附录一定要认真看,要把不会的字抄写在本子上,后期反复地去看,这种题型在往年也是热门的考试题型。 《语言学纲要》书上内容其实很多,有些内容有些繁琐,不会考,所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很重要。还有就是书上有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汉的内容。 《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南大考的文化题偏常识性,没有特别偏的,基本在书上就可以找到。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我很早就结合书本和资料书,整理出了自己的简答、名词解释、论述型的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这本书很厚,但是内容不难,很容易理解,多背几遍之后,会发现越背越容易,思路越清晰。我们可以把书本一部分一部分看,一块内容理解之后,用方便你背诵的形式做好自己的笔记。 《古代汉语》南大这几年考翻译,所以古文意思一定要明白,也考过古今语法语音或者其他方面的比较,这些可以搜专门的论文,中英比较也是。
2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一、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补充书目:《汉语和汉语研究15讲》,(陆俭明,沈阳); 《语法分析讲稿》,(朱德熙);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释疑201例》,(彭小川); (注意:补充书目可看可不看,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没时间的话不看也没关系,但是南大给出的参考书目一定要认真看)
二、初试专业课考试题型16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道论述,作文 17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道论述,作文 18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道论述,作文 19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道论述,作文 20年: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2道论述,作文 21年:20填空,5个名词解释,2个论述,2个名词解释,1个论述,1个教案设计 22年:8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2个名词解释,2个论述,1个讨论题,1个教案设计
三、练习题举例
练习题以名词解释题举例(来自2021年南大445汉语国际教育真题)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楚辞 答案 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因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公元前4世纪在楚国的文化氛围孕育出来,深受南方自然山水和巫术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的四言体,以其自由舒展的语气,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力。屈原作为《楚辞》的主要作者,经历了楚国强盛到衰败的演变,自身也经受了残酷打击,他将祖国的破落,人民的痛苦和自身的遭遇熔为一炉,写出了诸如《离骚》这样辉煌的诗篇,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和对理想不懈追求,二者融会成一种震撼千古的精神力量,同时其瑰丽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大大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手法。 屈原在诗中直抒胸臆,驰骋高远,关乎四极,求乎上下,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合称风骚,是中国诗歌发展第二源头。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723520989 微信号 : MTCSOL354445(子曰) Zyhanshuo(小硕)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