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曰汉硕刘老师 于 2021-12-17 14:25 编辑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按平水韵的106韵排列;(3)按编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为“某某切”。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毛”,字可以用“莫袍切”来注音。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做义界。如:《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中国文字学的典籍制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许慎所说解的字义是他认定的本义。他根据小篆的形体来分析字形结构,说解字义,大部分是可信的。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写,于康熙55年编成。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写的。这部字典按部首排列,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是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尝试的大辞典。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既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也包括虚词的特殊用法,引例丰富,适合初学古代汉语使用。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专著。 (11)《经籍籑诂》,清代阮元主编。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是按照平水韵的106韵编排被释字。 【真题】名词解释:1、史记三家注2、四六源头3、读破 1、昭穆 2、衍文 3、拗句 4、部首 5、既望 1、俗称“三家注”的是:《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2、四六的实质是对偶,对偶源于韵语、谚语,这两样在人类发明语言的时候就有,其起源可谓不晚矣。又汉字本身的整齐性及对称性对四六的形成起了根本作用。整齐性是明摆着的,别管笔画多少,写出来的都一般大。对称也是明摆着的,雨、本、大、青、两、书……都有一条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中轴线。 其实,还有更远的源头,中国文化(世界古文化也一样)思维方式本来就是对称的,阴阳、上下、南北、日月……(中国的建筑……) 5、既望: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真题】判断,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理由。(15) 1、“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先秦两汉的声母系统 2、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特点是押韵和对仗 3、古代汉语否定判断句中的“非”等于“不是” 4、汉字是在柳树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5、“君”、“子”都是古代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词 二、汉字的结构(一)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2)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3)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4)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二)文字的演变阶段: a、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 b、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2)简省或讹变。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三)本义: 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 【真题】填空题(每空一分,共十分)(2004) 1、清代王引之所著的(《经传释词》)是一部重要的虚词研究字典。 2、在“大夫不得造车马”句中,“车马”一词是(偏义)复词。 3、在“二日之栗烈”句中,“栗烈”是(双声)联绵词。 4、秦国统一六国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小篆)。 5、“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指的是(转注)、(假借)。 6、《春秋左传注疏》是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7、汉语古韵韵部分阴、阳、入三类,是根据它们(韵尾)的不同来划分的。 8、在古书注解中,“如字”这一术语指的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三、古书中的用字从古至今,汉字有增多的趋势,原因有三:(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2)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存在字典中;(3)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很多,后代不断分化。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一)古音假借: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古音通假的原则是: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非常重要,考研真题中要求辨别通假字) 1、假借字的分类: (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如“彼匪”。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二)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如“莫→暮”。(课本中出现的古今字要求记忆) 1、古今字的形体: (1)古字+形符→今字。如“其→箕”“取→娶”“昏→婚”“弟—悌”“孰—熟”“竟—境”“队—坠”“属—嘱”“县—悬”“冯—凭”“贾—价”。(2)古字改变形符→今字。如“说→悦”“振→赈”“没→殁”“张→胀”。(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如“大→太”“闲→间”“陈→阵”。(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如“亡→无”“伯→霸”。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1)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队→坠”“或→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责→债”“益→溢”“景→影”。(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导”。(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厌→餍”“与→欤”。 3、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二者有交叉现象。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我们对待古今字的态度应该是:(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掌握古书的词义:(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要厚古薄今和是古非今。 (三)异体字: 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的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这也正是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所在。 1、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形声字与会意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淚”是形声字。(2)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歎—嘆”。(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線—綫”。(4)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是改变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有的只是改变声符和意符的写法,如“花”。 2、异体字的辨识: (1)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确。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春秋后才逐渐分化为不同形体,二字分工明确,意义不同。因此它们曾经是异体字,现在却不算了。(2)虽然通用,但有一个义项不通用。如“修”和“脩”是通假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 (四)繁简字: 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1)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2)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五)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同形字:有些简化字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如“余—馀”“适—適”。(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如“钟”是“锺”和“”的简化字。 【真题】指出通假字还是古今字(2006) 1、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 2、困于虑,衡于心,而后作。 3、闻汉将韩信涉河,虏魏王,新喋血阏于。 4、道之以政,齐之以弄,民免而无耻。 5、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 6、富国以家,距敌恃卒。 7、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力也。 8、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 9、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10、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词义异同的情况: 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 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 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 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二)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 (1)它们随着所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祲”。 (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如“倡优”现在用“艺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 (三)古今词义的差别: (1)意义的多少不同。 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 (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 (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四)词义变化的类型: 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 1、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另外还有“亲戚”“宫”“禽”“丈夫”“丈人”等。 2、词义的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另外有:“响”“色”“河”“江”“裁”等。 3、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另外还有“走、脚、狱、诛、货”等。 【真题】怎样界定古今字?在古字演变为今字的各种形式中,哪一种最常见?(10分)(2005)答案:同一个字在上古和近代汉语中用了不同的形体,这两个字不能同时出现于一个时代的文献之中。在古字演变为今字的各种形式中,以后代再加上一个意符的形式最为常见。例如,古代“益”字表示“水满而四处流出”的意义,但是后来又引申出“更加”、“好处”的意思,由于这个字的义项太多,该字不堪重负,于是后人在“水满而四处流出”的意义上,有加上了一个意符“水”,于是造出了“溢”这个字,益——溢便构成了古今字。同样的例子还有:舍——捨,责——债等等。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 就是词本来的意义。是引申义派生的起点。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这个意义是引申义“朝着”的派生起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 二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一般是一词多义的关系。(2)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 2、依据什么来探求词的本义: (1)借助词的字形。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文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而本义是“诉讼”。 (二)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 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后来指“足”,不再指小腿了。这是词义的更替。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斥原始意义。例如“道”产生了一些新的意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在现代汉语中。 六、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一)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如“人”和“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 (2)性状情态不同。如“坐、跪、跽。”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如“饥”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一般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恭、敬”“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5)感情色彩不同。如“诛、杀、弑”“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6)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考研真题中要求辨析同义词的题目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辨析,对课本中出现的同义词一定要掌握) 应该注意,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别。意义有异有同的同义词,特指有别,泛指无别。如“十月纳禾稼”“禾”是泛指谷类,但是在“禾麻菽麦”中,“禾”是专指粟。 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一般来说同义词连用时是泛指的意义,对举时是特指的意义。 【真题】四、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居处恭,执事敬。 2、侵蔡...遂伐楚。 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4、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5、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辨析.5分(2008,复试) 饥VS饿;怨VS恨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判断句的种类 1、判断句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 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主+谓+也”,如:制,严邑也。 (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者+谓”,如:兵者,凶器。 (4)“主+谓”,如:兵,凶器。 (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主+为+宾”,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是一件事情,这件事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或“此”复指,使意义更加明确。如:“五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有时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仍然是判断句。如:“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 (9)有时主语所指的人或事已经在前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一般在会话中出现,这也是判断句。如:“子曰:‘隐者也。’” (10)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来表示否定。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1)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这是判断句的活用形式。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也更刀,折也”。 4、“乃”、“非”、“为”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足加强肯定,而且用了“乃”字,肯定的意味加强了,而且常常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个乃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便(是)”“就(是)”如“吾乃梁人也。” “非”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他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如“是非君子之道也。” 上古汉语中,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而且限于一定的场合。如“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而对于“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其实都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句。总的来说,上古用“也”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 (二)“也”字 1、煞句的“也”字的用法: 煞句的也字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引申用法有:(1)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2)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如:“蔓难图也。”“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3)表示命令的句子。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4)用于疑问句中,句子带有一点确定语气,但是“也”字不表示疑问语气。如:“如之何其拒人也?” 2、疑问句中“也”和“耶{邪}”的区别: (1)“也”本身不表示疑问,“耶”字本身表示疑问。(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中,但是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有疑问语气词。如:“我果是也,我果非也耶?”(明白了这个区别,有助于帮助给文章句读) 3、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做语气词,表示顿宕。 句中“也”字的用法: (1)用在单句主语之后,表示顿宕。如“师也过,商也不及。”“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如“今也则亡。”(3)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表示时间修饰。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八、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一)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a“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b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2)“为”字句。a“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卒为天下笑。b“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为……所”句 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见”字句 a“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5)“被字句” “被+及物动词”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九、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一)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这是古代汉语中的正常语序,而非倒装) 1、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如“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另外,有两种情况:a“惟(唯)+宾语+是(之)+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b“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 (二)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三)动量成分的位置: 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1)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四)主语的省略: (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五)宾语的省略: 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真题】上古宾语前置有哪些情况呢?一一举例说明。(2001) 【真题】简答(在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复试)a、什么是词的本意和引申义?如何辨别词的本义。b、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几种常用的被动表示法。c、古汉语中几种常见的注音方式。d、“秦泰同头,马鸟同足”说明了汉字发展中的何种现象? 答:中国的文字在从古文字状态的小篆演变到今文字状态的隶书历程里,产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字形简化和构字部件归并;在后来的字形揩化历程里,这种字形简化和构字部件归并,更进了一步。如楷书里“奉泰秦春奏”同头,“马鸟鱼为然黑”同底。 【真题】说明特殊的语法现象(10分)(2008)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3、子是学,亦为不善变矣。 4、吾固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5、禹疏九河,…… 十、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一)动词的活用: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3)动词用作状语:a、不及物动词直接做状语,如“争割地而赂秦”。b、动词做状语后用“而”或“以”字和动词谓语连接。如:“夜缒而出”,“箕踞以骂”。C、动宾词组做状语,有时加“而”,有时不加。如“触槐而死”“挟泰山以超北海”。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三)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 (2)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 (3)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4)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 (1)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 (五)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鉴别名词用如动词,须从句子的意思考察,同时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前后与之组合的词。一般:(1)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2)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3)能愿动词之后的名词用如动词(“能水”、“欲刃”);(4)肯定了宾语以后,宾语之前的名词用如动词(“手剑”) 鉴别形容词用如动词:(1)代词前面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因为代词不能受形容词修饰;(2)肯定了宾语之后,宾语之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 (六)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1)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达其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七)名词作状语的识别: 名主+名状+动 【真题】“胜之”“败之”是同义的,为什么?(2001) 【真题】分析下列各句的语法现象(要求回答词类活用的不同类型、句式的不同类型等,每句着重分析一种语法现象)(每题1分,共10分)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大哉,尧之为君! 3、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4、子路拱而立。 5、圣王有百,有孰法焉?(这几个字不太清楚,号称出自《淮阴侯列传》) 6、卒为天下笑。 7、父母为其疾之忧。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10、提弥明死之。 【真题】准确翻译下列句子,说明句中的词义活用现象。15分。(2009) 1、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4、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商之所长也。 【真题】翻译句子,说明句式的特点20’(2008) 1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2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3问道百,以为莫己若。 4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5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