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最后阶段很多考研er都想争分夺秒想多复习些东西,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经常有人用错力,方法的不得当不仅不会帮助大家提高效率,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复习状态下降,搞不好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那么冲刺阶段的“大坑”是什么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1.抓紧一切时间大肆搞题海战术
时间不多了,大部分考生其实是抓狂状态,心里慌张,觉得好多书都没看完,看了也觉得和没看一样。于是,为了找到一点安全感,便从大量做题的快感中来麻木自己。
其实,越到考前,越要回归到参考书本身。政治原理,专业课指定教材,最后几天的大方向不是高精尖冲难题,而是再把最基础的知识过一遍。
2.完全放松自己,放缓复习节奏
考研的时间一般都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这时候看书参加考试也是一种折磨。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前面已经看了那么久的书了,只剩下几天,这下终于快要解放了,便对自己完全放松起来。
考前虽然不要太过紧张,但也要适度保持紧迫感,找到考前冲刺的感觉。
3.过度依赖考场上的临场发挥
考研战场上的临场发挥,基本上等于一个传说。有些同学平常不好好复习,妄想着考场上大神附体,健笔如飞。
其实真正考试,完全是一种高压的状态,一紧张以前背过什么可能瞬间秒忘,就更别提还有如神助了。摒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自己节奏安心复习才是正道。
4.文科备考茫无目的,不分重点
文科类考试的参考书一般都特别多,几本十几本不嫌多,要记的原理和要背的概念也都一大串,文科生记忆负担不小。回归教材,并不是从头到尾每个字重新看,既没时间,也没精力。
记得以前看网上一个考上名校的会计硕士分享曾经备考经历,说考前主要是把时间花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上了,根据教材的目录和章节标题反向回忆看过的内容,结果考场上答大题的思路特别快。
5.理科钻研难题、怪题、偏题
对于理科考研生来说,考前只有几天的时间,每做一道难偏题花费的时间成本都高得吓人。试卷上70%以上不是这些难题,而是书本上例题变换出的偏基础类型的题。
理科生最后的冲刺阶段,重点看的应该是以前自己没有做对的题,并且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以免在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
6.考前"争分夺秒"地熬夜
无论之前复习的情况如何,决定命运的都是考试的那两天,所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撑到考试结束是最重要的。考前切记不可熬夜,否则得不偿失。
7.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这个和熬夜也一样,暴饮暴食也是突然改变作息饮食习惯,令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一切波动过大的事情,最好都不要做,或者留到考试结束完再做。暴饮暴食,还会让思维的速度放缓,降低大脑的活性。
8.为模拟题一两分或一两题纠结,影响心情
考前做模拟题,比如政治冲刺卷子,为的不是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而是保持一种临考前的状态。模拟题再真也不是试题,难度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因此不足为信。
考前的鸭梨本来就山大了,没必要自己再往身上背更多的压力包袱。
9.道听途说,听信小道消息
考前经常会有一大帮的大神出来?今年这道题肯定考,那道题肯定考不到。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打开试卷之前,一切都只是基于过去经验上的一种推测。
别为这些小道消息而走神,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之前所有的努力。靠自己,你才是准研究生。
10.心烦意乱,焦躁过度
考前有紧张、压力的情况很正常。后来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考前冲刺也经历过一段"烦躁期"。
冲刺阶段如果想绕开这些大坑,需要清晰的知道复习重点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
英语方面
1、词汇
词汇的掌握是基础,多读一些例句及其译文,掌握词汇搭配的含义,特别要关注常用词汇在例句中相对生僻的表达含义,同时也要注重该词的词性、词汇搭配。
2、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时间,还要增强对生僻词汇的掌握能力。在解题时,要密切联系选项,关注迷惑性词汇的设置与误导类选项的特点,尤其对误导选项进行分析,抛开粗心的理由,找到出错的根本原因。
3、写作
平时对常考应用文的题材进行归类,总结其固定的句型结构。考生们准备好和社会热点相关的词汇以及观点,简单套用固定句式。
政治方面:
1、题型上:
选择题是重中之重,必须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攻克选择题上,单选比较简单,多选是重头戏。
2、知识点上:
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达到融会贯通,要对重大事件、重要史实内容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含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准确的记忆.
最后阶段,切忌浮躁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也不要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不妨花点时间,再梳理一下自己复习规划,严格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完成剩下的内容,相信这样的复习质量一定不低。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