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大连理工大学汉硕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举制度 [打印本页]

作者: 考研经验    时间: 2023-9-27 16:38
标题: 大连理工大学汉硕考研之《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举制度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举制度

01.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1.古代的选士制度

(1)远在周代,已有选士做官的情况存在。

(2)春秋战国以前

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因此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3)春秋时期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位居第一。这时实行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

2.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

统治阶级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便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其基本办法有两种:一是察举,二是征辟。

(1)“察举”。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官员经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由被举荐者抽选答对,称为“射策”或“对策”。

(2)“征辟”。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征”,是由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来聘请。

3.曹魏时期

到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到了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豪门显贵把持了中正的任命权,有许多中正甚至直接由他们担任,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士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组织保证。

4.隋朝建立以后

隋文帝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被举荐的人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被录用,从而拉开了科举制的序幕。

02.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1.科举制的产生

隋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

(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2.科举制的实施的意义

(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它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俗称官制)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教育用于培养人才,科举用于选拔人才,官制用于使用人才,而以科举为中心环节。

(2)科举制度彻底破除了魏晋以来以门阀高下作为取人标准的腐朽制度,打破了由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格局,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进身的机会,并由此壮大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力量,成为此后千余年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3.科举制度的特点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皇帝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贱、官重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4.唐代科举制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常科和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擢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进土及第就叫“进士第”,第一名叫“状元”或“状头”;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他们都是主考官的“门生”。

5.宋代科举制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1)礼部的考试,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这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使其人才的选拔更能符合最高统治者的心愿;

(2)由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对那些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决定录取的名次。这实际上打破了唐代以来主考官与众多门生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被录取的人只对皇帝本人感恩戴德。

(3)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4)到宋神宗时,于国子监内实行三舍法取士。“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渐成为后来科举取士的最高标准。

03.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

1.元代科举考试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2.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明清乡试之前实际上要经过三次考试,即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生试”。

(1)明清乡试

明清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生及格就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2)明清会试

明清会试又称“礼闱”或“春闱”,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杏榜”。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3)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04.科举制的影响与功过

1.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1)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任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2)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2.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1)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工夫;

(2)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3)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取士,流弊更甚于前代。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_____。[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曹操

【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财富钻营者大有人在。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任用,这种用人制度也被后世所提倡和学习。

2.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于________代。[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

(1)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朝,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中山大学2010年研]

(2)中国的科举制产生于________代。[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隋

【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3.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时,将殿试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始自于________朝。[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宋

【解析】宋代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做了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4.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殿试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5.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在诸多科目中设“________”,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明经、进士

【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6.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________是一省范围之内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试及格就成为“举人”。[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乡试

【解析】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录取,其中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在秋八月,故又称“秋闱”。参加者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都叫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中举以后,既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也可以担任教职,做学官,还可以参加大选,候补知县。

二、判断题

1.“连中三元”是指旧时科举考试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得第一,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称为“连中三元”。乡试及格者都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二、三名称“榜眼”“探花”。

2.明清时期,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称为“连中三元”。

三、选择题

1.自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是()。[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九品中正制B.察举C.征辟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

2.南宋以后的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的称为()。[中山大学2011年研]

A.状元B.榜眼C.探花D.进士

【答案】B

【解析】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3.古代科举殿试及第的士人称为()。[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A.状元B.进士C.贡生D.秀才

【答案】B

【解析】殿试举行地点在今故宫保和殿,由皇帝亲自主考,有时只设御座,而由钦命大臣宣读考题,清代一般由亲王担任。应试者必须是贡士,考中者才是进士。

4.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行于()年。[南开大学2012年研]

A.1898 B.1904 C.1911 D.1919

【答案】B

【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经过隋唐直至明清各朝代的沿用,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清朝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恩科是中国科举制的最后一次考试,科举制最终消亡。

5.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会试之后,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对范进参加()的描写。[北京大学2010年研]

A.院试B.乡试C.会试D.朝考

【答案】B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中举以后,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们称作“老爷”,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要求担任教职,去做学官,甚至还可以参加大选,候补知县。《儒林外史》描写的“范进中举”,指的就是乡试。

四、名词解释

连中三元[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连中三元是指在明清科举考试中,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这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明清时代的科举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三年一次,参加者必须是秀才,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考试的必须是举人,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参加者必须是贡士,考中者才是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第一名为状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就被称为“连中三元”。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