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南京大学汉硕考研之《354汉语基础》文字 第1—4节 [打印本页]

作者: 考研经验    时间: 2023-9-3 12:05
标题: 南京大学汉硕考研之《354汉语基础》文字 第1—4节



扫码进群领取真题

南京大学

1141360335   


354汉语基础——文字 第1—4节

01.文字的性质和分类

(一)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有声语言受时空的限制,一发即逝,口耳相传所及的范围非常有限。有了文字以后,就突破了语言时空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提高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社会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及科学知识、经验技术,并且凭借文字将其保存并传播,这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没有这样的传承,人类将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生活阶段。恩格斯曾对文字的作用有极高的评价:“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社会的存在虽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字,但是一个发达的社会是必须有文字的,文字的产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简答: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1.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受语言制约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第二性的。

2.文字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使语言更广泛地传播;有了文字,才产生了书面语言,有了书面语,就可以更好对语言进行加工,所以文字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

(二)分类

表意文字:人类造字,从记录语义入手,用字符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

表音文字:人们造字,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又分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辅音文字。音素文字是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如英文。音节文字是用音符直接表示音节,如日文、韩文。辅音文字是字符只表示辅音的文字,如阿拉伯文。

另一种分类方式:自源文字VS他源文字

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如苏美尔文字、埃及古文字、甲骨文、玛雅文字。

他源文字: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如越南喃字、早期日文。

二、汉字的起源

(一)判断文字产生的基本条件

1.数量足够多的小图形,与语言的语素或词对应,能用该语音的音读出来

2.可以重复使用而音义不变

3.排列规则对应该语言的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

4.文字表达的信息与某种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之间对应,而不是描画现实。

(二)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四种:古埃及的圣书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人的图形字;中国的方块汉字。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它是殷商时代所用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其产生可以上溯到五六千年以前。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彩陶上的有规则的刻划符号,可以认为是文字的前身。

文字由图画发展而来,这是公认的事实。说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并不等于说图画就是文字,它只是文字产生的初级阶段。

原始的人类不懂用一种简单的符号代表语言的声音,在文字出现以前,曾进行了长期的摸索。我国史书上曾有“上古结绳而治”的传说,“大事作大结,小事作小结”,这不能称为文字,只是一种帮助人们记忆的方法。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说法。《淮南子》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一说法产生于战国时代,《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其生而能书,看到鸟兽虫鱼的痕迹,受到启发,发明了文字。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如战国时代的荀子和清代学者章太炎认为,文字不是仓颉一个人造的,他最多不过是对文字进行了整理工作而已。鲁迅也说:“文字在人民中间萌芽”“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个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起来。”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如果说仓颉确有其人,他也不过是文字的搜集者和整理者之一(陕西白水县有仓颉庙)。在甲骨文中,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如“犬、马、鹿”等,这也说明汉字并非一个圣人创造,而是群众创造的。

三、汉字的特点

①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②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③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④具有超时空性

四、汉字的作用

①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科技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②为古今的沟通、为不同方言区人民的交际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历史过程中,对汉语有积极的影响。汉语方言众多,但始终保持其统一性,不曾分化为几种语言,与汉字有重要关系。汉字对汉语的健康发展、规范及共同语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

④汉字曾被一些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借用,为这些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

02.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体系,它是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7-公元前11世纪)通行的字体,距今有三千多年了,因为是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殷契。“契”是刻的意思。

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是19世纪末(1899)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发现的,那是殷代都城遗址。至今已发掘出十几万片,能辨认的有一千多个。

甲骨文的特点是:图形性很强,字形瘦长,线条细,方笔多。这与当时的书写工具是刀、骨有关。而且同一段文字中字形大小不齐,同一个字,笔画多少不定,如“羊、月”;同一个字可以正写,也可反写,形式比较自由,如“豕、帝”等。

【金文】  金文是指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铜器上的文字,所以也叫钟鼎文。现在所见到的金文,除少数属于商代外,大都是两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的,目前从数千件铜器上见到的共有三千多个字,可以辨认出的有两千多个。

金文是对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其特点是:结构比较整齐,笔划相对简单(因为是浇铸的);笔划圆转,布局匀称,比甲骨文粗壮;与甲骨文一样,字型尚未定型,一个字大都有多种写法,而且同一个字的组合形式也不固定。这说明金文同甲骨文一样都是汉字发展的初级阶段。

【篆书】  篆书分大篆与小篆两种。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只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代表。籀文是《史籀篇》里的文字。《汉书·艺文志》里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是一种结构繁复的字体。石鼓文是唐朝初年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县)发现的十个石鼓上刻的文字,是公元前八世纪秦国使用的文字。大篆是在金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笔划比金文更均匀,结构更工整。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小篆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笔划圆转、简化,偏旁统一了,偏旁的位置也固定了,基本上废除了异体字。

【隶书】  隶书分秦隶、汉隶两种。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把小篆圆转的笔划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划,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是文字发展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汉隶笔势飞扬,带有波势,就是撇、捺要挑起来,形成蚕头燕尾的特点。由篆书发展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汉字形体的一次大变革,隶书把圆转的笔划变为方折,结构由长形变为扁平,从此方块汉字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如“鸟、马、鱼、然”,偏旁部首可以变通,变得更简单明快,便于书写了。

【隶变】汉字由篆书变为隶书的过程,以秦隶的出现为转折点,标志着古汉字演变为今汉字,隶变使汉字的线条和结构更加简单化、符号化,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义的桎梏,字形更加平直规整,笔画更加简省,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楷书】  楷书也称真书、正书,“楷”是可以作为楷模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是从隶书脱胎而来,主要是在笔划上,把隶书的波势变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变为方正,书写起来更方便了。楷书出现以后,方块汉字就定形了。

【草书】  草书作为一种独立的字体有三种类型: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流行于东汉章帝时代。笔划保留着隶书的波势,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从章草演变而来,体势连绵,一气呵成,笔划虽偶有不连,但脉络不断,字字呼应,气势贯通,书写快速。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划,随意连写,极难辨认,只能作为书法艺术看待,很少有实用价值。

03.汉字的构造

一、构造单位

现行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笔划和偏旁。

笔划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从落笔到起笔就形成一个笔划。有五种最基本的笔划:横、竖、撇、点、折。《现代汉字笔划表》中列出了撇类、点类、提类、折类、钩类、弯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偏旁由两笔或更多的笔划构成。一个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如“松、草”由两个偏旁构成,“晶、谢”由三个偏旁构成。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中的首字。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将9353个汉字归为540个部。作部首的汉字偏旁,大都有表示意类的作用。如“河、洗、沙、洒”都与水有关;“草、芹、花、芬”都与草有关。

笔顺是汉字笔划书写的顺序。汉字书写是很讲究笔顺的,它直接关系到字形的好坏和书写的速度。有些人缺乏笔顺的基本训练,或对笔顺不够重视,笔顺混乱,对书写有很大影响。

汉字的笔顺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从上到下,如“示”;从左到右,如“仅”;从外到内后封口,如“风、国”;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有些字结构比较特殊,应注意笔顺。如“火、鼎、凸、叟”等。

二、造字法

研究汉字的构造,我国传统文字学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我国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分析汉字的专著。过去认为六书是造字之法,其实是不够确切的,真正称得上造字法的只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象形】  象形即描写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形声字。如“日、月、子、贝、羊、犬”等。

象形字有的象事物的轮廓,如“人”,有的只是事物的局部特征,如“竹”。文字是一种符号,它不可能也不必要画得很细致。这种方法造字局限性很大,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事物又无形可象,因此,象形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是不多的。但它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大量的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以象形字为构字部件。

【指事】  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一定的符号来表示意思(“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分两类:

一类是纯符号性的。它与象形无关,组成它的点划仅仅是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并不代表具体事物,如“上、下、一、二”。另一类是在象形字上增加指事符号,如“刃、本、末、亦”等。

【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如“从、北、分、秉、取、明、看、益、杲”等。

【形声】  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新字(“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形指形旁,也叫意符,指出字的意义类属。声指声旁,也叫声符,标明字的读音。

形旁一般是由象形字构成的,如立人旁、草字头、心字底等,表示这一类字与人、草、心有关。但是一旦作了声旁,大都失去了自身原有的意义,仅仅表示该字的读音。声符表读音,按说没有问题,但是,因为语音、文字的不断变化发展,有很多形声字到今天已不能准确按照声旁读了,如“驰、闻、欣、菅”等。

形声字的形旁与声旁的结合形式常见的有六种:

左形右声:持、论、溢、河

左声右形:胡、放、鹅、锦

上形下声:草、篇、景、亭

上声下形:愚、裳、盒、基

内形外声:闻、问、辨

内声外形:固、园、府、病

【转注】  许慎给转注下的定义是“同义相受,建类一首,考老是也。”这两个字的部首相同,都在“老”部,声音相近,意义相通,可以相互注释的一组字。《说文》对“老”的解释是“考也”,解释“考”是“老也”。这是以互训的方法说明字义,并不能造出新字来。

【假借】  假借也是一种用字之法,许慎解释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没有表示某个意思的字时,用另一个同音字来代替,这种“别字”使用多了,就成了假借字。再如“其、莫、自”等。所以假借也不能造出新字来,只是一种用字之法。

有人做过统计,在《说文》的9353个汉字中,象形字264个,指事字129个,会意字1254个,合起来占20%左右,其余都是形声字,有7676个,占80%左右。所以有人将汉字称为意音文字。

0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我国的文字改革工作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清末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许多先驱者在汉字改革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字改革三大任务,又对异体字、异读字作了进一步整理,陆续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

但是,汉字要不要继续简化下去?汉字会不会为拼音文字所代替?长期以来人们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过去不少人认为汉字有四难:难学、难写、难念、难用,主张汉字拉丁化。这种认识的严重不足是过分夸大了汉字的缺点,而无视汉字的优点。对此,国内在80年代曾展开过争论。有人认为,汉字是六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汉字落后论的时代已经结束,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袁晓园、安子介)认为汉字有很多优点。如:

① 汉字有声调,比无声调的文字表意能力强。

② 常用汉字构词能力强,出现频率高,3500个常用字使用可满足99%的需要。

③ 汉字具有形、音、义一体的特点,信息量大,如:花、菜;聆、铃、羚、苓、玲、龄。

④ 汉字的平面结构比拼音文字的线性结构视觉分辨率高,阅读速度快。

⑤ 汉字简短明确。

⑥ 容易使用,特别是新的输入法,很容易输入计算机。

根据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促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是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减少笔划,二是精简字数。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其中的简化字分四批推行,1964年总结为《简化字总表》,共简化汉字2235个。1977年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此方案于1986年废除。并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

《简化字总表》所用的简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简化偏旁   仆、扑、朴(菐)  银、钠、铜、钉(金)

语、说、译(言)  饭、饲、饮、饱(食)

2、保留轮廓或特征  齿(齒)  奋(奮)  学(學)  

习(習)  声(聲)  粪(糞)

3、草书楷化  书(書)  长(長)  专(專)   

4、另造形声字  惊(驚)  迟(遲)  护(護)  础(礎)

5、另造会意字  泪(淚)  笔(筆)  尘(塵)  灭(滅)

6、同音代替   后(後)  出(齣)  几(幾)  谷(穀)

7、换用简单符号  邓(鄧)  鸡(雞)  观(觀)   

树(樹)  枣(棗) 汉(漢)

考情分析【24考研】南京大学汉硕考研考情分析(含分数线、参考书目、备考经验)

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23南京大学汉硕考研354基础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23南京大学汉硕考研445基础知识讲解

【强化知识】23南京大学汉硕354考研强化知识讲解

【强化知识】23南京大学汉硕445考研强化知识讲解

【冲刺知识】23南京大学汉硕354考研冲刺知识讲解

上岸经验贴

【经验谈】2020南京大学汉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附复试形式和回忆版复试题目)

【复试经验谈】南京大学汉硕考研长河学姐复试经验大公开!mark住!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