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古代汉语重难点讲解2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曰汉硕刘老师    时间: 2021-12-20 12:02
标题: 古代汉语重难点讲解2
十一、代词
(一)疑问代词:
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如“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事物。“孰与”表比较:如“公视之廉将军,孰与秦王?”;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孰”指人时,可以不表示选择,如“孰可以代之?”“孰能为之大?”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状、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作状语,如:“吾何爱一牛?”“吾何快于是?”译为“为什么”“怎么”;b、作宾语,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如:“胡为至今不朝也?”“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c、“奚以”询问方法“奚以知其然也?”
3、指处所。有“安、恶、焉”。他们只能用作宾语和状语。a、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b、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天下恶乎定?”“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焉能爱君?”
(二)指示代词:
1、“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
a、“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那,那样”。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b、“之”等于说“此”或者“彼”。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二虫又何知。”c、“兹”是近指,表示“这个,这里”等。如“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
2、“此、是、斯”近指。
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是“作宾语时,可以放在动词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乃仁术也。”c、“此、是”可作判断谓语。“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d、“此”和“彼”对应。如“彼一时,此一时也。”
3、“彼、夫”远指。
a、表“那”义。b、“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彼陷溺其民。”“彼”在这里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但是始终没有丧失其指示性,所以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又由于其表示远指,所以带有轻视的意味。c“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如“食夫稻,衣夫锦。”一个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夫”用在动词和宾语中间,还是指示代词。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尔、若、然”,经常做句子的谓语。
a、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尔”做谓语,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然”多作谓语。如“物皆然,心为甚。”d、“若”多做定语。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5、“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a、指代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制,严邑也,虢叔死焉。”“非曰能之,愿学之。”b、前面是形容词,指代比较的对象。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击之,必大捷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和“于”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他的代词性冲淡了,语气词的性质突出了)d、用于疑问句中,依然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只是由于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焉”字因此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如“君何患焉?”e、用于句中,似乎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公轮子自鲁南游楚,焉使为舟战之器。”
【注意】:“焉”和“之”的区别:和动词结合时,“之”用在及物动词之后,“焉”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比较“非曰能之,愿学之。”同一动词,加“之”和加“焉”词义不同:“死焉”和“死之”,前者是一般的意义,后者是及物动词,殉难的意思。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表示疑问或反问。如“不识有诸?”“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三)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
a、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吾”可以用作主语和定语,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如“吾日三省吾身。”“居则曰:‘不吾知也。’”c、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今者吾丧我。”d、“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而、乃”。
a、它们可作主、定、宾语。b、“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3)第三人称,“之、其”出现率很高,“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如“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在这里,“之”字不能翻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其”不能被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他的、她的、它的”,只能翻译为“她、他、它”。但是从语法结构上来说,“其”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本身做主语或宾语。(注意
(4)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无定代词:
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它们只能作主语。
(1)“或”:
只能用作主语,表肯定。a、“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前有先行词,“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c、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指“有的人”,不表示选择
(2)“莫”:
表广泛的否定。表示“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a、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b、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c、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d、也可以表示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如“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五)特别的指示代词:
这类代词有“所、者”,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所”:
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词出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可分四类:a、“所+动词(+名词)”。如“所载”“所画”,意思为“载的东西”“画的事物”。中心语在语义上都是动词的宾语,即受事者。如“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b、“所+介词+谓词性成分”,用在介词的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如“是吾剑之所从坠。”中心语在语义上是介词的宾语。译为“坠下去的地方。”又如“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c、“所+(介词)+谓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同第二种结构。其中心语实际上是介词的宾语。如“所杀大臣,多吕后力。”可以认为“所”后省略了介词“以”,是指“杀大臣凭借的力量”。d、“有所……”、“无所……”是动宾词组,“所”是动词“有”“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用作主语,“何”用作谓语,如“何所不容”就是“无所不容”的意思,带有周遍性。
(2)“者”:
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可分六类:a、“谓词性成分+者”,如“赦之,以劝事君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主谓结构做主语),代词“者”加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b、“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者字结构表示施事者。C、用在“有”字宾语的后面,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主语。如“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d、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种东西。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e、时间词“今”、“昔”等的后面常用“者”字,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f、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的后面表示停顿。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真题】、“之”、“其”都可以做人称代词,说明他们用法的限制表示第三人称的限制
十二、副词
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一)时间副词:
(1)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a、“向、乡”是同一个副词,只是写法不同,译为“从前、刚才”;b、“既、业”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经”:“c、尝”“曾”表示过去做过某事,译为“曾经”。先秦只用“尝”,汉代后用“曾”。
(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a、“方”一般只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译作“正在”;b、“适、会”还可作用在主语前面,译作“正遇上”。
(3)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在动词前作状语。可译为“将要、快要、就要”。
(4)表示动作行为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俄、暂”是表示时间短暂的,相当于“一会儿”“不久”。a、“姑”意为“暂且”;b、“常、雅、素”表示时间长久。“常”相当于“经常、时常”,“雅、素”相当于平素、一向。
(二)范围副词:
(1)表示总括:包括无遗或很少例外的副词,有“皆、尽、毕、悉、举、咸、具、凡、都、共、率”等。a、“毕、举”是表示都、全部的意思,b、“凡”意有二,一是用在句子前面表示规律性的归纳,表示“凡是”、“大凡”;二是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相当于“总共、共”;c、“率”也表示总括,意思相当于大都、大致。
(2)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a、它们都有“只、仅仅”的意思。b“仅”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在唐代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读jin.c“唯”表“只有”。
(三)程度副词。可分三类:
(1)表示程度高的。a、“最、至、极、绝”表示最高度,意思是“最”;b、“大”意思是“十分”;c、“太”意思是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d、“殊、特、尤、良”的意思是特别、非常。e、“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表很久意。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是的确、很的意思。f、“甚”六朝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六朝后,才专作状语成为程度很高的副词。
(2)表示程度不深、轻微的副词,有“少、稍、微、略、颇”等。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a、先秦表示这类意思的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b、唐宋后“稍”才由表逐渐义的情态副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3)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加重。有“加、更、愈、益、弥、兹(滋)”等,相当于“更、越、更加”。
(四)情态副词。分三小类:
(1)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a、“俱、并”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做某件事;b、“闲、微、窃”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c“帮”表示故意特意;d、“固”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a、“暂”两属:强调时间的短暂时(一会儿、短时间),是时间副词;强调动作的突然性时,属情态副词。b、“遽”表示匆忙急迫;c、“卒(猝)”表示时间急促突然;d、“立、即、旋”表示事或行为紧接着发生;e、“稍、渐”表示动作的逐渐性;f、“益”汉代后也产生了逐渐义。唐前是程度副词,“更加”义。
(3)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a、“数、亟、累、屡、仍”表示动作多次出现;b、“辄”表示同一动作行为的多次重复相当于往往、总是;c、“每”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d、“复”表示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五)语气副词。分五小类:
(1)表示确认的语气。a、“乃、即”相当于“就是”;b“、必、定”相当于“一定”;c、“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d、“果”相当于“果真”,表示事情和预料或期待相合。
(2)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a、“其、盖、殆”相当于“大概(是)、恐怕(是)”。b、“盖”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测性的论断语气,又带有提示的语气;也可用在谓语前面,表“大概”意。
(3)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有“曾”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相当于“竟然”。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表示祈使语气。“其”用在祈使句中,有希望、请求、劝勉的意思,可译为“希望、还是”等。如“吾其还也。”
(5)表示反诘的语气,常用的有“岂、其、庸、巨(讵)宁”等,意思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有时不能译出。
(六)否定副词
(1)和“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较宽,“弗”在秦汉前使用范围相当窄,通常只用在及物动词前,后面也不再出现宾语。如:“亟请于公,公弗许”。“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其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毋”和“勿”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通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如“大毋欺小。”“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另外,“勿”和“毋”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勿”有时也用作一般性的否定。如“齐侯欲勿许。”“毋”也写作“无”。
(3)“未”是表示情况还没有出现或动作还没有进行,相当于“没有”。如“见牛未见羊也。”有时,“未”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和“不“差不多。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未尝……”是一个凝固的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它和“未”的区别在于:“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而“未尝”则是简单的否定过去。如“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注意】在上古汉语中,“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这类句子不是倒装句,是古汉中正常的语序。
(4)“非”一般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否定判断;有时含有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有时也可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认。
(5)“微”可用在单句中表示否定,与“非”相当;又可表示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还可同副词“独”结合,表示“不但(如此)”。             (6)“否”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用,构成独词句,和“然”相对。
(七)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
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指代动词后面的宾语。
(1)“”,a、表互指,意为“相互”。如“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b、表偏指,即指代动作受事者的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是“莫忘我”。
(2)“”:a、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b、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作“自己”或“我”。
(八)谦敬副词
a、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等。
b、表谦副词。有:“敢、窃、忝、猥、伏”等。应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十三、介词和连词
介词
1、於(、乎):用法有种:
(1)引进处所。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如“王坐於堂上”、“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怠矣。”、“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敏於事而慎於言”。有时候可以不用“於”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寡人有罪国家”、“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注意这种情况)。这种用法可以用来引进时间。如“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2)引进比较的对象,略等于现代汉语的“比”,一般用于描写句。如“季氏富於颛臾”、“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有时也用来指出异同。如“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3)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八中已讲过)
【注意】(1)在第一种用法中,有“(今)……於此(斯)”的说法,字面上是此时此地的意思,实际是一种假设。如“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2)引进处所的“於”此外:a、介词“於”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b、“乎”: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於”。如:a被动句通常不用“乎”字(“东败于齐”不能说“东败乎齐”)。b“对于”的意义不用“乎”(“始吾于人也”不说“始吾乎人也”)。相反,“恶乎”的意义是“如何”,不能说成“恶于”(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另外一般也不用“于何”。
“于”字大致等于“於”,但是在上古“于”“於”不同音。
2、“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
主要用法大致有两种:
(1)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藉,“以”的宾语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乱易整,不武。”
(2)引进原因。在意义上等于现代汉语的“因为”,但是“以”后面的话应该认为是介词的宾语。如:“左右以臣贱之也,食以草芥。”、“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
3、“以”字的介宾词组:
(1)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为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宾语可以提至“以”之前。如“吾道一以贯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以”后面的宾语可以乘前省略。如;“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此外,(1)“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於“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的意思。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2)“以故”是“由於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的意思。(3)“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意思是“因此”,用於句子开头表示结果。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4、“为”:
原是动词,读二声,常用基本义是做。虚化为介词。读四声,略等于现代的“给”、“替”或“因为”。如:“及庄王即位,为之请制。”、“为长者折枝”、“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介词“为”后面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君子不能为谋也。”“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5、介词“之”的用法
(1)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其翼若垂天之云。”(2)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有两种情况:a:在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用“之”,表示语义未完。如“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用于充当宾语或主语的主谓结构之间。如“贡之不如,寡君之罪也。”、“汤之问棘也是已。”“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连词
1、“以”:
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连词“以”是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表示在时间上一前一后的两种行为的联系。a、其中后一行为往往是前一行为的目的或者结果。如“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焉用亡郑以倍邻?”b、“以”字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如“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而”
(1)用来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两个句子,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被“而”连接的两部分既可以是相顺的,也可以是相逆的。例如:“美而艳”、“朝济而夕设版焉。”、“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用来连接主语和谓语,实际在意思上也是一种逆接。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有时主谓之间的“而”汉语假设意味,可以翻译为“如果”。如: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3)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如“太后胜气而揖之。”
3、“则”
(1)用来连接条件复句的分句,表示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后。可翻译为“就”或“便”,如“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紧缩句)(2)所连接的第二件事的出现不是第一件事的实施者所预料到的,有“原来已经”的口气。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3)用在意思相对的两个分句中,表示对比。如:“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在此,“则”之前的词语表示时间修饰)
4、“虽”
是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分为:(1)事实让步,译为“虽然”。
(2)假设让步。译为“即使”“纵然”。“虽然”:在古代,这是两个词,“虽”,连词:“然”,代词。合在一起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如此”。例如“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5、“然而”
是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如:“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然则”
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思是“既然如此,那就”。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
【真题】句中“以”的义项和词义(2005)
(1)终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4)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5)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
(6)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7)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
【真题】句中“与”的义项和词义(2005)
(1)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
(2)天与弗取,反受其殃。(《史记•信陵君列传》)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耳。”(《论语•先进》)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5)晋未可与争。(《左传•成公三年》)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7)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左传•宣公二年》)
(8)因人之功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武,不整。(《左传•僖公三十年》)
【真题】介词“于”和“乎”的使用的范围的不同点。
十四、语气词
(一)语气词的分类:
1﹑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2)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等。
2﹑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陈述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3)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
句尾语气词
1、“也”:
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七中已讨论)
2、“矣”:
是表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1)一般情况下,“矣”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被人。如“吾知所过矣。”(2)某写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状况,句尾用“矣”,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如“郑既知亡矣。”(3)把预料会发生的情况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如“孔子曰:‘诺,吾将仕矣。’”(4)表示可能的句子,句尾用“矣”,也是报道一种新的情况。如“朝闻道,夕死可矣。”(5)描写句中,句尾用“矣”,同样是报道新的情况。如“国危矣。”描写句的谓语有时提前,后面再用“也”字煞句,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是“矣”本身不表示夸张。如“甚矣吾衰也!”(6)在祈使句中,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如“先生休矣!”(7)“矣”还可以用于疑问句中,在这时,“矣”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只是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矣”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如“年几何矣?”
3、“已”
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於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4、“耳”:
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乎”:
表示纯粹的疑问。(1)用在是非问句尾,译为“吗”。如“许子冠乎?”(2)用在选择问句尾,译为“呢”。如:“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3)用在特指问句尾,可译为“呢”。如“孰为汝多智乎?”。(4)用在反问句尾,与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宁”相呼应。可译为“吗”或“呢”。如“其何伤于日月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表示委婉的语气,“乎”仍是疑问语气。如“其是之谓乎?”、“其恕乎?”(6)表示感叹。如“长铗归来乎!”、“必也正名乎!”
6、“诸”:
是之乎的合音,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如“不识有诸?”、“虽有粟,吾得食诸?”
7、“与(歟)、邪(耶)”:
(1)疑问语气没有“乎”那样强烈纯粹,除了有疑问代词或选择问句外,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带有说话人的猜想。,可译为“呢”“吗”“吧”。如:“是谁之过与?”“求之与?抑与之与?”(2)也可用于反问。如“唯求则非邦也与?”
8、“哉”:
(1)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如:“贤哉回也!”(2)用於反问句尾更为常见,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如:“何有于我哉?”、“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9、表示反问语气的几种习惯说法:
(1)“不亦……乎”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何以……为?如:“然则又何以兵为?”在这种句子中,实际上“为”是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做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同类的还有“奚以……为”、“恶用……为”或省去“以“,说成”何……为“(3)“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是“有什么……”的意思。如“姜氏何厌之有?”
10、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语气的重心一般都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疑问语气词可以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如“唯求则非邦也与?”
【真题】句尾语气词“也”与“矣”的用法主要区别是什么?须举例证明。(2005)
答:也: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可以用于因果句的句尾,也可以表示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还可以用于命令句的句尾。例如:“董狐,古之良史也”,“若潜师以来,国可图也”,“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等等。
矣:“矣”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1)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如“余病矣。”(2)某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如“郑既知亡矣。”(3)某一情况还没出现,但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如“诺,我将仕矣。”【真题】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种新情况。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问题一:请列举出“甚”的词性和义项。问题二:请指出这个句子的语序有什么特殊之处,并加以说明。
【真题】“何以……为”“奚以……为”通常用在表什么语气的句式中?说明其结构内部语法关系。
(三)句首语气词
1、“夫”
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已经变成纯粹的语气词。(1)用在句首表示提出话题、引进议论或引出常理以转入正论的语气,不译。又称发语词。如“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与“且、故、若﹑今”等组成固定词组,用在句首表示进层﹑假设﹑结果等问题的议论语气。如“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若夫”等于“至于”。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盖”:
(1)作句首语气词时用於发议论。不译。(2)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
3、“唯(惟、维)”
(1)用在句首,一种是表示提示性的语气,是发语词。这种用法多见於《诗经》《尚书》。“如“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另一种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一般写作“唯”。如“唯荆卿留意焉。”还有一种是帮助判断语气。如“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2)用在句中,表示帮助判断。如“厥土唯白壤。”
(句中语气词)
1、“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砂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有时用在并列的词组后面,表示顿宕语气。(七中已讲)
2、“与”用在句中,表示顿宕舒缓语气。
(五)词头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1、:a、用在专名的前面,有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如:“上及有虞,下及五伯。”、“禹功有扈。”b、其他名词如“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甲扰于有帝。”c、形容词之前,如“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注意】“有”还有一种用法,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如“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但是这不是词头。
2、“”用于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前,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3、“言”用于动词之前。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4、“用在动词之前。“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5、“用于动词之前。如“薄伐汙我私,薄濣我衣。”
(六)词尾
然”是一个指示代词,当它放在形容词之后时,它的指示性就减弱了,变成了词尾的性质。如“文王闻之,喟然而叹。”“填然鼓之。”
“尓”“乎”“如”“焉”等字用作词尾时,作用和”然“相等。如”焕乎其有文章。”、“子路率尔而对。”、“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这些词尾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使他变为形容词性质。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真题】释词题(解释下列句中加标志之处词的意义;虚词要说明词性、用法。前5题每题1分,后5题每题2分,共15分)(2004)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2、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4、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5、自牧归荑,洵美且异。6、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7、于予与何诛!8、彼吾君者,天子也。9、杀所不足而争有所余,不可谓智。10、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注:加点字依次为:封,祥,见,宫,归,焉,与,者,所,以。
应注明一点:诗律部分,我选了一些例子,但是没有全把平仄注上。可以自己找书补上。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