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良心实用!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全解600条(二)
[打印本页]
作者:
考研经验
时间:
2021-8-4 14:17
标题:
良心实用!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全解600条(二)
本帖最后由 考研经验 于 2021-10-2 11:57 编辑
【解题要领】
1. 意义方面辨析
①意义轻重不同②词义范围大小不同③个体与集体不同④词义着重点不同
2. 色彩方面
①感情色彩不同②语体色彩不同
3. 用法方面
①组合词语不同②适用对象不同③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二)
01、查看、察看: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02、沉思、深思、寻思、神思:
“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神思”指精神、心绪。
03、篡改、窜改: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04、处世、处事:
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05、查核、察核: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06、查访、察访:
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07、草率、轻率: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08、常(成)规、陈规:
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09、筹划、筹备:
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0、陈设、摆设: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1、传诵、传颂: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12、船、船只:
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13、查阅、查验:
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14、常、长:
“
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
”
“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15、惦记、思念:
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16、陡峭、峻峭:
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17、电讯、电信:
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18、独立、独力:
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19、典雅、高雅:
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20、抵制、抵御:
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21、对于、关于:
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22、而后、尔后:
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23、恩惠、恩赐: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24、偶然、偶尔:
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25、幅、副:
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26、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27、抚养、扶养:
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28、发现、发明:
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29、法制、法治: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30、复员、复原:
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