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中国文学史:第三章 《西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曰汉硕刘老师    时间: 2021-7-27 15:31
标题: 中国文学史:第三章 《西游记》
第三章 《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自己卓越的才华,把一个取经故事写得瑰丽多采,引人入胜,使《西游记》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妇孺皆知、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西游记》与明代其他几部著名小说一样,成书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不畏艰险,只身赴天竺取经,历时十七年,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他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由玄奘的弟子辩机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后来慧立、彦琮又写成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时已开始运用夸张手法、穿插神奇传说的来讲述玄奘的事迹。最早把西游故事神话化的是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其中西行者多了个前来相助的猴行者,他足智多谋,神通广大,一路降妖伏虎,驱恶除怪,已经成了取经路上的主角。到金元时期,有关玄奘取经的传说及各种戏剧,越来越多了。比如金院本有《唐三藏》、元杂剧《西天取经》,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等等。吴承恩在历史真实与传说故事的面前,选择历史上僧人玄奘取经之事作为故事框架,传说中的猴行者为取经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写定了—百回本《西游记》。
至于《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是谁,学术界也有不少争论,直到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才几乎成了定论。吴承恩(151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性聪明,长于诗文、小说,但个性倔强,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纵情诗酒,终老于家。
《西游记》现存最早的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原刊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西游记》写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小说的主要人物并非唐僧,而是孙悟空,因此,《西游记》实际上也是一部英雄传奇。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或思想,历来有不同说法。“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其实正如鲁迅所说,“实出于游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虽为游戏之作,却在诡异神奇的故事中,在滑稽诙谐的描写里,蕴涵着某种深刻意义和主旨。
小说由两个文学母题及相应的故事构成:
一个是有关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这主要表现在前十二回对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描写上。在这一部分里,孙悟空象征着人的自由本性;玉皇大帝、生、死及一切清规戒律,象征着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束缚。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以叛逆者的姿态出现,竖立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把十万天兵打得望风而逃。这些充满浪漫激情的幻想情节,乃是人民群众的反抗要求和蔑视封建秩序的叛逆情绪,也包括作者那种傲岸不驯、玩世不恭的个性的升华。小说中的那个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被描写成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表现的似乎是神圣不可侵犯和具有无限的权威。但在孙悟空这个充满了力、智、勇的叛逆者面前,却显得那么腐朽无能、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以至不堪一“闹”。把大闹天宫看成是通过神话形式、投影式地反映人民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叛逆思想和叛逆情绪的一种折光,应当是恰当的。一个是历险记式的,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也隐喻着人必须历经艰辛才能获得成功。这主要表现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上。从情节上看,取经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它不过是一种宗教行为,最多只表现了佛教徒为普渡众生而不辞劳苦的顽强毅力。但在小说中,由于作者的反复渲染,取经被描写成一项光明、正义而又极为艰巨的事业。但这非常勉强和抽象,吸引人们注意的不是取经的目的和意义,而是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取回佛教经文只是一个极为渺茫的美好目标,为了实现它却需要踏踏实实、历尽艰险、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斗争。取经之事好比一根线,取经途中一连串征服恶魔、克服困难的情节犹如穿在这根线上的珍珠。珠串的价值主要由珍珠决定。作者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一系列的斗争,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唐僧师徒(主要是孙悟空)为达到目的所进行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的奋斗历程,从而反映了中国人民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无疑,这是重要意义所在。虽然前后两个部分描写的内容不同,但都是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生动地反映了人民驾驭自然、征服邪恶的愿望和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独特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古代,神话文学向来不发达,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西游记》的出现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与其他几部著名小说一样,《西游记》的成功之处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的几个主角如孙悟空、猪八戒等,都写得异常生动,惹人喜爱。这些人物之所以刻画得很成功,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他们时,往往是将神性、人性、动物性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把他们当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思想、行为的人性的特点,同时又有神的威力和动物的外貌等特点,既亲切又具有超现实的色彩。
二、在情节的设计上,《西游记》往往戏笔与幻笔相间,将事件写得波澜起伏,峰回路转,离奇而不悖情理,奇幻而自有逻辑,引人入胜。比如三调芭蕉扇就是一个十分精彩的例子。其中孙悟空得到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又变成小虫子飞入罗刹女肚中,逼她给扇。孙悟空似乎稳操胜券,不料得的是假扇,火因此更大。他只好利用牛、罗矛盾,假扮牛魔骗得真扇,至此看来,问题已经解决,然而求胜心切的孙悟空却又忘了问缩扇之法,又被扮装成八戒的牛魔骗了回去。真是曲折有致,趣味横生。
三、《西游记》颇具幽默色彩,往往在描写时,杂以诙谐,因而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