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中国文学史:第一章 杂剧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曰汉硕刘老师    时间: 2021-7-11 16:50
标题: 中国文学史:第一章 杂剧
第二章 散曲和南戏

第一节 元代的散曲

元代的散曲是元曲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当时也是和乐演唱的。语言上它吸收了大量民间口语,不避俗词俚语,因此特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内容上,它写得最多的是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体制上一般都比较短小。它包括小令和套曲(或套数)两种: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表演一个故事,称为套曲。

元代的散曲作家很多,其中很多是杂剧作家。它的发展也如杂剧,大致可以大德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大都为中心,后期以杭州为中心。前期的主要作家是一些“公卿大夫居要路者”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后期则有张可久、乔吉等。

关汉卿的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四套,多描写男女爱情,例如《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虽与宋词题材相同,但写得更直率通俗。他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属于另类,一向被看做关汉卿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自供状。

白朴的小令不多,但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喜春来》(题情):“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真情表白,毫不隐晦。

与关汉卿、白朴等不同,马致远的小令则多写怀才不遇、隐逸、自然景物。马致远的小令集《东篱乐府》收小令一百多首,套数十七套,这在前期是最多的。他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表现了对功名富贵的鄙视,同时也宣扬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另一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景物渲染环境,衬托感情,极其简洁精炼,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作。

第二节 元代的南戏

在杂剧流行于北方的同时,另一种与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则在南方的江、浙一带流行。大德以后,杂剧不断走向衰落,南戏则不断走向成熟与繁荣,最终发展成一种对后世戏曲具有重要影响的剧种。

南戏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因为它流行于浙江温州(温州古名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它以表现家庭内容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也不要求通押一韵,也不限用同一宫调中的曲牌。因此,与杂剧相比,它要灵活得多。

南戏虽然早在宋代就已开始流行,但是早期南戏流传下来的极少,比较可靠而完整的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这些作品在艺术上也还不算成熟。

元代南戏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琵琶记》。

《琵琶记》是元末人高明的一部著名的南戏著作。除《琵琶记》外,他留存下来的著作很少。

《瑟琶记》从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描写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蔡本无意功名,但其父母却强迫他离开新婚妻子赵五娘去应试;中状元后,牛丞相欲招蔡为婿,蔡坚辞未果;欲回乡,不准。赵五娘在家忍辱负重地奉养公婆,后乞食到京城寻夫,最终与蔡团聚。

此剧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与作品描写的实际情况是相抵触的。此剧开头明确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是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表扬“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但是,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它通过蔡伯喈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左右为难的生存状态、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常常背离的无奈,以及通过赵五娘表现下层妇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这就是此剧长演不衰的内在原因。因此,也就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枯燥的道德说教的作品。

《琵琶记》采取双线结构,一条是蔡伯喈,一条是赵五娘,两条线平行发展,这可以更好地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显得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的人物,心理描写尤其出色。作品的格律也比较讲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记》成为南戏成熟的标志,被誉为“南戏之祖”。例如表现赵五娘吃糠的几段唱词: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嘎住。糠那!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曾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呵,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叫奴供给得公婆甘旨?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了怨鬼。只一件,公婆年纪老,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漫把糠来相比,这糠呵,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这三支曲子从眼前所吃的糠联想到自己与丈夫的关系,十分贴切形象,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

元末明初,还有一些较著名的南戏剧作,其中《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南戏四大传奇,简称为“荆刘拜杀”。

《荆钗记》被认为是元人柯丹邱所作,描写书生王十朋与钱玉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刘知远白兔记》描写后汉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故事。《拜月亭》(又名《幽闺记》)由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而成。《杀狗记》是一部家庭戏。这几部作品对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