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文学批评关键词:性别研究常用词汇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曰汉硕刘老师 时间: 2021-6-1 16:53
标题: 文学批评关键词:性别研究常用词汇
性别研究常用词汇
1、Androcentrism男性中心主义
Androcentrism(希腊文:andro即male男性)意指将理论及实践建基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原则,但却概括为全人类的一般经验或毋容置疑的普遍知识。Androcentrism体现于以理智(reason)和理性(rationality)为知识基础的理念,而强调「经验」和「感性」则被视为女性特质(femininity),被摒除于知识架构之外;不少男性中心的学术研究根据「标准」男性状况或以男性为主要对象;界定何谓标准时则以男性的处境为准则,女性的经验及女性关心的问题则完全被忽视,例如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所提出的普遍性结论是大多来自以男性为对象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不但周而复始地以异性恋男性为样本,它们一如其男性中心本位一样,以白种、成熟年龄及富有的男性为研究假设和方向。
针对androcentrism的理论和假设,女性主义者深入调查社会、政治、经济及种种性别化的结构和女性经济,以揭示男性中心主导意识的排斥性及压制性。
(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0)
2、Body politics(身体政治)
意指关乎肉体、身体的权力关系,以及对加诸女性身上种种间接暴力 (indirect violence)而进行的抗争。Nancy M. Henley(1977)提出,当代社会所使用的身体语言中所蕴含的性别歧视。
其它女性主义者以身体政治来说明女性面对剥削性及压迫性关系中所受到的暴力对待,例如阶级关系、帝国主义,以及其它父权制度如家庭、医学及教育。(参考Brownmiller, 1984)。
女性主义者书写有关身体政治时有一共同主题,就是强调女性的人性本质(human essence),女性生而为人的尊严、完整性及不容被侵犯的权利,以及拒绝将女性物化。
(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27)
3、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强制性异性恋体制)
这个名词的创始者是诗人/理论家Adrienne Rich。在她的一篇于一九八零年发表的“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一文中,她首先提出了强制性异性恋体制这个概念,她认为,异性恋应该被理解为如资本主义及种族主义般的政治体制(Political Institution)1,是一个强加于人们(尤其女性)身上的结构性压迫,通过自然化(Naturalization)的手段,异性恋体制被看成是「源于自然」的性选择,由此将女同性恋排挤出「正常」的范围。借着揭示异性恋体制为一个虚假的政治性权力体系,Rich呼吁女同性恋者(“Lesbian”在Rich的文章中,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女性身份)与女性主义结盟。Rich对异性恋体制的论说对女性主义及酷儿研究(Queer Studies)影响重大,例如Judith Butler在其被认为是Queer Studies奠基之作的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1990)中便运用及进一步阐释了Rich的论说,以分析异性恋建制下的性别及性身份建构。
(金晔路综合撮写)
4、Domestic ideal/ Domesticity (家庭理想)
自十八世纪末,家庭是下一代培育良好品德的温室,亦是纾缓家庭外的压力的避风港,这个理念逐渐成为欧美中产文化的一部份。男性负责供养家庭、管教、决策;女性负责料理家务、照顾丈夫子女、维护家庭和谐,便是理想的家庭模式,这种「外、内」、「公、私」角色分工至十九世纪越趋定型;随着都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女性的家务责任扩展至提供舒适、美化的家居、烹调美食、培育健康乖巧有教养的孩子。随着家居要求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中产家庭便雇用佣工负责家务劳动,而女主人则专注为人妻母的关顾及培育责任。二次大战后,家居生活日趋电器化和男性工资继续上涨,女性的全职家庭主妇角色进一步被合理化,上述的中产家庭模式成为理想家庭模式,更成为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尤以美国为甚。但引起的社会影响是,女性就业被视作帮补家计,以致出现各种男女不平等的待遇,而女性特质被规范化为理想家庭中的主妇角色。女性主义者认为这是由男性观点建构的理想女性生涯。
(摘译自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143-4)
5、Domination(辖制、支配、主导)
此词原指个人或群体透过权力对他者的控制,女性主义尤其关注男性对女性的辖制,因此剖析并抗衡这现象是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方向。自由主义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相信男性的辖制是基于对女性的偏见,可藉理性讨论纠正过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Marxist Feminism)认为男性主导与资本不公平分配挂勾,只有透过文化层面的改革,才能彻底改变男性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女性解放才能有出路;基进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相信男性对女性身体、性活动及生育的操控是辖制的根源,女性必须争取身体自主才能扭转局面。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男性主导是剥削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一部份,只有透过改革剥削的经济制度才能解放女性。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Psychoanalytic Feminism)认为男性辖制源自男性与生俱来要抗御异己,征服大自然的冲动, 西方文化视大自然为阴柔的女性,跟大自然被人类文明征服一样,女性必须被男性征服、驾御。亦有心理学家认为男性的辖制是要否定人际间的依附、亲密关系,拒绝接受与别人有相同之处。
(摘译自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69-70)
6、Double burden (双重负担)
双重负担指身兼受薪雇员及无偿家务劳动者的女性,尤其双职母亲所承受的双重负担。此词汇始于七十年代末的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者指出「私密」范畴 (指家庭)乃所有女性面对基本压迫的地方,已婚女性就业便要承受第二重剥削。有学者指出非白人女性再要面对种族第三重压迫。
(摘译自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145)
7、Erotic passion(情欲、情色)
此词强调人类有不同的性爱模式和欲望需要,是讲求自由欢愉的领域。女性主义情欲旨在抗衡性别间不平等的权力,重视女性的自主权、主动权和性欲望。
在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1979) 一书,福柯(Michel Foucault)指出在每个历史背景,情欲生活都有不同的内容、不断被重新界定,性(sexuality)是极富争议的、高度政治性的议题。女性主义理论同样力争将情欲与性别特质分拆开来,并将之界定为政治议题,例如指出观看色情刊物的情欲是将性物化的产物。
当代女性主义认为每一个情色身份都有其独特性,但同时有种族和阶级因素;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社会性别特质将两性的情欲两极化,并指出性别并不能构成情欲身份的认同。
所有女性主义理论学者都反对将情欲与日常生活分开来看,认为情欲是推动日常生活的能源。Adrienne Rich在 “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一文中提议,女性将情欲和美学融入日常生活,才可以女性的语言表达女性情欲。有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情欲是生活的本能,是女性的生命动力。因此,女性情欲不单只是对性的欲望,而是包括整个性(sexuality)的范畴,是孕育更深层女性知识的泉源。
(摘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176-177;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79-80)
8、Femininity(阴性气质),Masculinity(阳性气质)
这两个词常会相提并论,而且具体内涵往往是两者相对而言,前者指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女性形象特质(如:被动、依赖、柔弱等),这些特质包括了对男性的性吸引力(如:广告中的美女形象)。部份女性主义者认为阴性气质强化了把女性视为男性附属品的意识形态,巩固了男性的主导地位。而阳性气质则指社会文化中男性被界定应有的生理和行为特质(如:强壮、勇猛、刚强等)。这套二元观(如:刚强对柔弱)不但是社会关系的结构,也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发展(如: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阴性气质与阳性气质并非永恒不变和各地皆然,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时间,有不同的内容,而且在社会实践中也不是女性定必有阴性气质,男性则只有阳性气质。
(译自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93-94;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页179,312-313;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93,322-324)
9、Feminism(s) (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最少包括两个层面,一为理论,一为社会运动。前者借着一系列的概念,描述和解释女性的处境和经验,并提出改善女性处境的方向。后者则旨在争取性别间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常同舟共济。
当代女性主义已发展至讲求多元发展和差异,遂以众数 'Feminisms' 强调理论和实践中关注因种族、阶级、年龄、性取向、性别认同而在女性之间出现的差异,并且拒绝以白人、中产、异性恋的女性主义的声音视为普遍和唯一的标准。
(译自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页179;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195-197)
10、First wave feminism (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
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指在1880至1920年间美国和英国国内女性争取选举投票权的政治运动。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主张女性应该在法律和政治建制中拥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当时争取投票权及其后的家庭津贴、避孕及堕胎权、福利权益等运动,围绕着几个核心议题:妇女的家务劳动和母职应获得法例认同和保护,女性亦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法律地位等。
后来女性主义研究开始指出女性要享受政治选举权不单是法律的问题,还要改变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对女性造成双重剥削的问题,后期在二十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的议题比早期扩大了,包括了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权利、争取离婚和财产权的法律,因此获得工人阶级妇女和基进活跃份子的广泛支持。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98-99)
11、Second wave feminism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
这是指二十一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欧美国家形成的妇女运动,第二波是相对于在二十年代终结的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言。
当时美国妇女对争取公民权的运动、反战运动、学生民主运动等深感失望,于是开始成立女性意识提升小组 (consciousness raising groups),这些活动以「个人的即政治的」这口号为旗帜,由公民权利运动发展至妇女解放运动,第二波运动秉承第一波的历史,但与第一波有很大的分别,将「政治」和「经济」延展至性、身体和情感(emotion)的范畴,以及其它过去被视为私人的范畴,如家庭。运动还成立了许多新的政治组织:非层级化的意识提升小组,摆脱男性为主导的组织运作模式,并强调直接参与和另类的生活模式。
Betty Friedan在1963年所写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对第二波亦起了重大的激励作用,她写的是白人、异性恋、中产女性,那种既没有自己的事业、又困于全职家务那种无以名状的挫折感。
总括而言,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是关于生育权的抗争,再引申至反抗性别和家庭暴力的妇女运动,这对建立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有莫大影响。
女性主义运动提倡个人经验与公共政策有密切关系,第二波妇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挑战传统对「政治」的狭隘见解,将生育问题与经济生产结连起来,将个人的与政治的结连起来,改变了当代的政治思想。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51-253)
13、Gender(性别、社会性别)
性别为二元化的男女分野。本质论者视性别为自然、先天的生理差异,并由此影响了她/他们行为和外观。部份女性主义者则提出性别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当中牵涉了社会架构、家庭、就业、教育等诸种因素),强调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如:女男不平等)。性别有时候会相对于性(Sex)而言,以凸显前者属于社会文化层面,后者则为生理层面。部份女性主义者反思这种二元分立模式会将女性「自然」地置于附属位置的危机。
性别在女性主义政治策略中可以成为集体行动的身份,以争取女性在社会中的平等机会。另一方面,性别也是异性恋霸权巩固其有效性的方法(如:异性相吸、男婚女嫁)。当代论述的发展超越了女男两性的性别认同(如:跨性别),颠覆先天和社会建构非男则女的定位,以及由男女性别定型而衍生的压迫迫(如:女性的就业机会、变性者的社会权益)。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106-108;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页197-198;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220-222)
14、Gender role(社会性别角色)
社会性别角色的观念建基于性/生理性别(sex)与性别/社会性别(gender)的区分(参考sex (性)和 gender(性别)的词汇解释),社会教化女性须负上具阴性特质的社会责任和角色,而男性则负上阳性特质的社会责任和角色。此概念曾被用作挑战社会上许多与生理性别(sex)有关的歧视与不公,例如女性主义者指出既然妇女要负担生育这个社会责任,便应为受雇的女性提供有薪分娩假,以履行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责任。
然而如「角色理论」(role theory)的弊端一样,此概念将角色视为僵化不变,又假设人人皆心甘情愿地自由选择履行这些社会责任,天真地认为要改变现状的话纯属个人选择的问题。
(摘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223)
15、Gendered division of labor(性别分工)
以生理性和社会性别为基础,社教化将男性和女性分别规范在以性别特质界定的工作岗位;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教育和职业路径被局限于从属的岗位,即使有女性已达到与男性相若的技术和教育,性别分工的观念限制她们只能担当男性以下的职位。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不平等源自性别分工;人类学者亦指出男性所负责的工作总被视为较重要和不可缺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母职是构成性别分工和延续女性从属的主因。Susan Griffin认为,总括来说西方文化视文化、语言视男性的范畴,女性则被视为属于大自然,因此男性应负责公共领域的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女性的天职则是家庭。
(摘译自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67-8)
16、Homophobia(对同性恋者的恐惧、恐同症)
某些人对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以及对同性性接触的形象或念头的响应是恐惧和畏怕,犹如人们对恐惧之物例如蜘蛛或蛇的反应,或如禁忌(taboo)之物,人们相信它们拥有伤害和玷污人们的力量。Homophobia指的是这种对同性欲望、行为或个人的同类恐惧反应。它也被更广泛地用来形容对女男同性恋者的歧视,以及缺乏宽容、仇视的、具敌意的或其它富伤害性的行为和态度。女性主义者指出主流的性别定型意识形态将异性恋视为「真男人」和「真女人」的必要条件,而恐同症便是源于这种意识,并进而巩固这些标准。反女性主义者利用homophobia将女性主义者妇女及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标记为基婆和基佬。
(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页254)
17、Identity politics(身份认同政治、身份政治)
身份认同政治结合了集体身份与政治,强调身份认同具有政治性,而政治组织也须要以身份认同作为团结的基础。身份认同政治的出现是由于社会中某种社群遭受压迫,故而集结起来互相支持,策划政治策略和行动,期望藉此改变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身份认同政治与女性主义有密切关系。前者重视不同个体和社群的需要,企图暴露社会身份的差异性的策略,与后者认为「个人的即政治的」的理念十分吻合。身份认同政治有助女性主义者反思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不以白种、异性恋、中产的女性主义者视为所有女性的模阶。
(摘译自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263-264;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Women, 页1097-1098)
18、Naming(命名)
命名与女性主义在身份认同、知识和语言的讨论有关。早于第一波女性运动中,美国女性主义者反对女性必须在婚后改从夫姓。部份女性主义者争取为女性命名,以及重新界定女性名号的权利。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185;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Women, 页1429)
19、Patriarchy(父权)
父权初指以男性作为一家之主的社会结构,及后女性主义讨论将它延伸至普遍的男性主导优势,以揭露社会、政治、压迫经济各层面中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父权社会(Patriarchal society)则指以男性和男性声音作为国家领导的社会架构,统治者可以凭借他的权力操控公共/私密空间(public/private spaces)。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00-202;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页383;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378-379)
20、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个人的即政治的)
「个人的即政治的」,这观念强调父权辖制在心理方面的根据,MacKinnon(1982)认为这概念表明社会与个体的直接关连,故此要了解关乎女性处境的政治课题,就要了解女性的个人生活。
这是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主要口号,源于Carol Hanisch (1971)。基进女性主义指出,假设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是两个分割的、毫无关连的空间,纯属误导。男性在公共领域对女性的辖制,与男性在家庭对女性的支配,两者间互相扣连、互相支持,女性的个人经验或感受都可以追寻社会根源,透过自觉团体(consciousness raising group)的剖白,女性可以发现个人经验其实是集体经验,是妇女运动制订政治方案的基础。
(摘译自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04)
21、Public/Private(公共/私密)
一般理解为公共空间为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范畴,私密空间指家庭,公共/私密的划分蕴含社会建构「男主外,女主内」的二元化性别分工。女性被认为应该留在家中从事家务劳动,甚至为她们附加「先天」的性格特征(如:细心、耐烦),以合理化这套分工机制。
女性主义者反对公共/私密空间二元分立,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凸显个人问
题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26-227;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页431;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页412)
22、Sex(性/生理性别)
女性主义理论将sex定义为个人的生理状况,即他或她在生理结构上为男性或女性。从Kate Millett开始,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把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从概念上分开而论,如果生理性别角色(sex roles)不被认为由生理决定的,因此这些角色便有转变的可能。Ann Oakley认为生理性别的差异(sex differences)也许是「大自然」决定,但社会性别的差异(gender differences)则源自文化,而非自然而然的。
(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256)
23、Sexism(性别主义)
性别主义为男性凌驾女性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当代女性主义认为性别主义的思想及行为不但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而且更粗浅生硬地将两性强行分类,因为性别并非源自实质的证据。不少女性主义研究纪录了媒体中的性别主义,例如性别角色定型(sex-role stereotyping),女性角色不是被安排为母亲便是家务佣工(见Williamson,1978)。女性主义语言学家对性别主义用词所进行的研究,说明了语言的性别化及委婉词(euphemism)的使用同样地贬抑了女性(见Lakoff,1975)。
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学派认为,性别主义源自性别身份认同的产生,同时也源自当代文化。Nancy Chodorow(1978)和Dorothy Dinnerstein(1976)指出,女性育儿的责任引发了男性对女性的恐惧,由此演变成性别主义。女性主义社会学家认同认为性别主义是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例如Jessie Bernard(1968)认为性别主义是下意识的及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对性别主义迷思的解构(deconstruction),是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的一个重要目标及议程;而呈现性别歧视的主观社会现实和个人经验则是性别研究的起步点和方向。bell hooks(1981)认为性别主义之重要性不是因为它是所有其它的压迫的基础,而是因为它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支配形式。
(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页258)
24、Sexual politics(性别政治)
性(Sexuality, 涵盖一切与性的各个层面,如性意识、性关系、性生活、性身份等)的政治性格是建基于不平等的性关系,女性主义理论一个主要的论述便将个人生活政治化,指出性别政治乃维护父权制度的基础。
这个名词源自Kate Millett在1970年出版的Sexual Politics 一书,这部著作已被公认为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Millett沿用了「个人的即政治的」(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这句口号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突显性别分工(Divisions of sex and gender)如何筑构父权的社会组织,从经济至家庭组织、神话及宗教。这个概念为女性主义运动提供广泛的理念基础,Millett扩阔了政治一词的理念,泛指一切权力的筑构,并展示了性别政治是界定男/女角色安排的精义所在,她运用历史和文化模型,指出性别政治的结果是女性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都面对各种压迫;Millet逐项分析父权制度在不同社会领域的运作,包括生物学、教育和强奸,性别政治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是隐藏的、难以察觉的。参看Millet(1970).
女性主义理论已发展了若干个分析模型去检视有关性的结构及资本主义组织的关系,比方说,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性是由生理决定的,主张性的含义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基进女性主义则驳斥向女性施行的虐待和羞辱,不能以文化传统来解释,只有性别政治才能透彻地进行批判。
(摘译自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64;A Concise Gloss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199)
25、Socialization(社教化)
社教化一般是指个人成为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悠长的互动过程,个人从中学习怎样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特定的社会位置(如性别、种族、家族关系等)生活。社教化通常是指个人在孩童时期受到的规范化训练,例如老师、父母或朋辈等对其在行为和观念上的影响。在早期,社教化多被认为是一个单向的、由上而下的权威性影响,如权威的父母对无知的孩子的规范,而被教导的一方则被认为是被动和驯服的,由此将既定的社会价值观会通过社教化的过程一代代地传递下去,维持社会的稳定性。这种对社教化单向式的理解近来渐渐受到挑战,首先它并不能解释社会变动的可能性,以及个人在社教化过程中的自主性及复杂的抗衡方式;另一方面,社教化并不是一个可以用简单的线性逻辑来理解的过程,和其它社会关系一样,「施教」和「被教」双方的关系错综多样,而且除了传统的童年社教化过程,个人在不同的社群、关系处境和不同的社会位置(如不同性别身份、年龄、种族身份等)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社教化影响,对社教化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施教」和「被教」的线性及单向关系模式。
(金晔路综合撮写)
26、Subordination (从属)
人际关系中蕴藏了各种权力和辖制系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妇女从属是其中主要一环,惟不同时代的理论流派对构成此从属地位的成因有不同重点。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认为男性将女性定义为非男性,缺乏男性特征便是女性,故将她们看作次等的「第二性」,因而将女性视为男性的从属。米勒(Kate Millet)认为女性从属是因为在父权辖制下变成需要依附、不能自立的性别阶层(sex class) 。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 的理论则强调生育的生理限制是女性从属的根源。
其它基进女性主义者普遍认为男性在「性特质」(sexuality)方面的操控,以及男性本质地要显示强权,例如透过强奸,观看色情刊物等,乃导致女性从属的主因。女性主义人类学者如劳沙杜(Rosaldo)及 林菲(Lamphere)等则认为公、私领域的划分,及将女性局限于家庭是置女性于从属地位的主因。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学派如乔多路(Nancy Chowdorow)则强调把母职定型、将男女性别角色刻板化是构成女性从属的基础。
(摘译自 Dictionary of Feminist Theory, 页279)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