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标题: 【名词解释】文学理论(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曰汉硕刘老师    时间: 2021-6-1 16:38
标题: 【名词解释】文学理论(上)
1.熟悉的陌生人
出自于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他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来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他来自生活,概括了读者曾经感受和意识到的现实关系中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偶写类似的人物来。“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新对象,新生命,寄托着作家启人深思、引人向往的审美理想,因而给人以新的美感满足。这个陌生是指文学典型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具有独特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语言特色等。

2.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这就是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不仅脱离不适宜于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3.话语含蕴
话语蕴藉(即话语含蕴)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2、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4.叙述频率
叙述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

5.情感把握
情感评价(即情感把握)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1、文艺学——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最初叫“文学学”,因符合中国特定岁月的国情,即认为文学可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故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也便成了正式的名称。

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为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地位”。作为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它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

3、文学批评——主要是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一是对普通读者的指导和陶冶作用;二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和帮助;三是通过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丰富文学理论的内容。另外,它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哲学、历史学和民俗学价值等。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依附于文学文本,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批评理论,为文学批评摆脱对于文学文本的依附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文学原理、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的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具体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其基础内容和任务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2、再现说——再现说是西方最先出现的文学观念,其理论核心即认为文学乃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突出强调了文学作品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等。

3、柏拉图的影子说——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理念是最高的存在,是不可见的不变者。自然万物不过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自然的模仿,离最高的理念已经隔了两层,所以,艺术是虚假的。

4、表现说——文学观念的表现说兴起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表现,它突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等人。

5、文本本体说——文本本体说也可称作客观说,认为文学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与作家和读者之间完全断裂,不再存在任何关系,文学文本自身获得完全自足的性质,突出强调了文学文本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论地位。这种观念兴起于20世纪,代表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是兰塞姆)和结构主义等。

6、俄国形式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诺夫、艾亨鲍姆和雅各布森等人,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形成作品的语言和技巧,而不是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

7、体验说——体验说也叫读者本体说,突出了接受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体验和创造。这一派理论的突出的特点表现为高度重视读者的作用,将读者接受活动看作文学活动的本质。

8、接受美学——对接受美学的形成产生较早影响的是英加登,他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强调了读者对形成作品内涵时的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以姚斯伊塞尔为代表的学者正式提出了接受美学,注重研究读者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9、诗言志——“诗言志”最早出现在《今文尚书·尧典》中,此命题有两重含义,一是表达有关社会伦理的志向,一是表达个体情感,“志”是意志情感情绪的结合,是人们心中蕴藏着的东西,而诗就是人的内在“意”、“情”的外在表现。

10、教化说??——这种学说强调文学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观念。

11、《诗人与白日梦》——发表于1917年,是弗洛伊德在文论方面的代表作。他认为文学是作家在童年时代形成的无意识的隐藏的表达,是对无意识的满足,文学就是这种无意识中受压抑的性欲升华的表现。

12、信息论文论——信息论将文学活动视作一个依据一定规则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着重探讨信息在文学规则的编码、解码活动中意义的增值规律等问题。与信息论(信息学)相关的还有系统论和控制论,它们统称“三论”。

13、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涵盖了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生活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生育、繁衍、传宗接代)三个方面。

14、文化——文化包容人类活动的各方各面。文化是人所独有的,由人创造的,对人的生活具有一种规范性(制约性)作用的活动方式。

15、变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家往往通过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改变它们的面貌,改变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这在文学艺术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16、以形传神——以形传神指的是,在文学活动中,作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变位与变形,超越事物的外表,进而深入地把握事物深层意蕴。

17、文学的时代性——文学的时代性是指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在文学中的表现。文学以社会生活为源泉,是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样,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时代风尚就必然地体现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

18、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对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心理习惯、语言特点的反映。

19、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民理想、要求、思想、情绪、愿望、利益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20、审美——“审美”顾名思义也即对于“美”的观照与审视,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征。

20、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21、感性思维——所谓感性思维也称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性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22、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23、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在文学创作中要尽量避免“自动化”也即由于经常的使用而失去新鲜感的语言,而应当有意偏离日常语言、自动化语言的语言规范,同它们拉开一定距离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1、“模仿说”——核心在于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乃是艺术家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的“模仿”,文学源出于“自然”。其反映了文学创作的部分真理,而忽视主体能动性。

2、“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集体无意识”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经验,从古到今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某种意象模式。在创作中作家只有作为“集体人”的身份才能捕捉到集体无意识。

3、创作动机——是推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是文学创作活动真正展开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对作家对材料的选择、形象的塑造、意蕴的开掘,对于创作的结果——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4、艺术想象——是指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和经验,对它们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5、奇异性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指作家的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一些似乎毫不相关,甚至“不合理”的情态在作家的头脑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常表现在夸张、悖论等修辞手段运用上。

6、艺术直觉——也称审美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勾连着文学创作的“形象”与“认识”的两极,对于文学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物态化——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符号把自己构思成果固定并传达出来的过程,将属于作家的意象转化为可以为他人所感知的文本。

1、文学文本——是文本文字组成的实体性存在,是供接受主体阅读接受的、由语言符号所构成的、包含相对独立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2、文学形象——是一种艺术形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的具体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够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3、文学典型——也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人物性格。

4、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体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5、文学象征意象——为表意之象,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它和典型、意境构成了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
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

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思考问题

6、意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是审美意象所系,审美情感所在的最高审美境界;充分表现为言与意,形与神,实与虚,显与隐,景与情,含蓄与明朗等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

1、象征型艺术——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象征型艺术的特点是,其内容和精神还是比较粗糙的,形式也不精细,属于较为早期的艺术,代表类型为建筑,如古埃及的金字塔。

2、《诗学》——《诗学》为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在文学和美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其中,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诗歌是对必然性和可然性规律的模仿,并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另外,在其中他也重点讨论了悲剧的本质及其创作。

3、诗歌——诗歌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文学类型,最初与乐和舞结合在一起,最后逐渐独立起来。这种文学体裁以抒情为主,其主要特点是注重音律,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想象大胆。

4、《毛诗序》——战国时期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编辑《诗经》,每首诗前有小序,又有一篇总纲式的序论,其中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认为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同时又有教化观念,认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些对中国古代对诗歌的认识产生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而大序为子夏所作(《经典释文》)。

5、“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语言的一种评价。诗歌和小说相比是要运用用最准确、最凝炼、最精美、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富有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塑造典型化程度更高的艺术形象,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含有丰富的意蕴。

6、“诗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这是闻一多对诗歌的一种定义,他认为诗歌要有形式美,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要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而且这种形式是强制性的。

7、音韵——音韵是构成诗歌韵律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诗歌中音韵的构成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押韵、平仄、双声、叠韵等等,这些因素有机配合,造成一种音乐性的特殊语音效果,使人读起来铿锵上口、抑扬顿挫,便于记诵。

8节奏——对于诗歌尤其是格律诗来说,韵律的要求是强制性的,就是自由体诗同样需要在音韵方面着力。诗歌的韵律美是由很多因素融合而成,其中最基本的是节奏和音韵。

8、小说——小说是现当代最为普及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是唐传奇,在西方,小说兴起与成熟于18世纪。小说以虚构的叙事为主,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性格。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看作小说的三要素。根据篇幅,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之分。

9、“志怪小说”——志怪小说出现于六朝,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它们“看鬼事和看人事是一样的,统当作事实”,其实只是记载,而非有意虚构,所以不是真正的小说。

10、散文——散文就是指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拥有高度的创作自由度,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11、叙事学——叙事学是指从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比较完备的关于叙事的理论探讨,1969年,法国学者托多罗夫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也译为叙述学)的概念,正式为这一以叙事和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命名。叙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普、列维——斯特劳斯、格雷马斯、布雷蒙德、巴特、热奈特等人。

12、叙事文本——叙事文本是叙事性作品的外在程序方式,指的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有限的、有结构的整体。

13、隐含的作者——真实的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作者本人,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所谓隐含的作者即真实的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出的自我。隐含的作者不是一个现实而具体的人,而是在整个作品中起支配作用的一种意识。也可以称为作者的第二自我。

14、叙述者——叙述者是隐含的作者所安排的,他操纵着故事的文本呈现方式,但又守制于隐含的作者,是隐含的作者在叙事文本中的代言人。叙述者和隐含的作者同样可以存在着观点和态度的分歧。叙述者也被称为叙述聚焦。

15、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即叙述者似乎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他可以深入到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他完全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情况,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展开叙述,还可以跳出故事本身来对事件进行评述。古典作品中的叙述视角从整体而言大致都属于这一类。

16、限制视角——持限制视角的叙述者对于整个故事并非完全知晓,他往往同时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只能了解到自己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当然,他也可以对于故事进行自己认为合理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只能作为一种主观的想象而存在。

17、外在视角——外在视角的叙述者即非无所不知的“上帝”,也不是作品中的人物,而以一种非人物的角度试图纯客观地展现事件本身。这种叙述摈弃了叙述主体的情感意志,追求冷静、客观,只限于对故事中的语言、动作、肖像作出类似机械似的记录。

18、第一人称叙述者——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多为限制叙述。第一人称叙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作品中“我”是故事的主人公;另一种情况中“我”只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作为故事发生的一个旁观者而存在。

19、缺席叙述者——缺席叙述者是指叙述者似乎完全的隐退,以外在叙述视角进行叙述的叙述者一般地就属于这种情况。文本中出现的人物的对话、心理表述、意识流动等等都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来似乎客观地予以展示的,叙述者对于故事本身的影响相对较弱。

20、公开叙述者——公开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能直接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也就是说读者可以直接了解到叙述者的态度。叙事文本中时常出现的评论性文字就属于公开叙述者的声音。

21、元叙事——所谓元叙事也即叙事人自己出现现身说法,谈论对于自己作品的意见,明白地指出作品的虚构性,这种公开叙述者在当代一些先锋小说家那里时常可以见到。

22、隐蔽叙述者——隐蔽叙述者界于缺席叙述者和公开叙述者二者之间,是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事者声音,叙述者以比较隐蔽的方式存在,叙事文本中的间接引语往往就是这种隐蔽叙述者的存在方式。

23、故事——这里所说的故事是指叙事文学作品对所讲的素材进行加工变形的结果,也即在文本中呈现出来的事件的形态。故事将素材按照包含着因果逻辑关系在内的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把表面上看来是偶然的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按因果逻辑关系加以重组和理解。有些人称为“情节”。

24、行动元——叙事作品中存在着各种人物,而每一个人物所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所谓“行动元”也即人物在事件中作为推动事件向前发展的动力的意义。

25、次序——次序是素材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故事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26、预叙——预叙同样也是一种逆时序的叙述方式,但它与倒叙不同,预叙所着眼的不是将一个事件的结果提前写出来,而是将后来要发生的另外一个事件提前讲述出来。

27、顺叙——顺叙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叙述顺序,指故事中各事件的出现次序与素材中各事件出现的次序完全一致的情况,古典小说在整体上一般都以顺叙的方式构成。

28、叙述速度——叙述速度也可以称之为时距,是故事和素材中的事件所占有的时间在长度方面相互对照的时间关系。

29、文本时间——所谓文本时间即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对素材中的事件进行交代的时间,其时间的长度由读者的阅读所花费的时长决定,由于读者不同,阅读所用的时间也就有差异,这一概念实质上假设了读一千个字的时间要长过读九百个字的时间的这样一种匀速阅读的存在。

30、素材时间——所谓“素材时间”是叙述文本所讲述的事件本身的时间,其长度由时间本身在一种虚拟的自然时间中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决定。

31、省略——指在故事的叙述中对素材里某些事件的整段时间不加以叙述。在这种叙述速度中,故事时间为任意一个大于零的正值,而文本时间为零,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比值也即叙述速度为正无穷大。

32、概略——指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概略的叙述中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都是不为零的正值,但故事时间是大于文本时间的一个量,二者的比值叙述速度是一个大于1的数值。

33、场景——场景叙述是一种匀速叙述,指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在时间长度上大体一致,二者之间的比值叙述速度为一。比较典型的匀速叙述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34、停顿——停顿是故事的时间长度为零,但文本的叙述时间是大于零的一个量,二者的比值叙述速度为零。这种速度在环境描写中最为突出。

35、频率——叙述频率是文本中的特定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的重复关系。重复有两种类型即事件的重复和叙述语言的重复。事件的重复指同一类型的事件或同一在文本叙述中反复出现的情况。

36、素材——所谓素材也即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

37、深层结构——结构主义者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具有普遍性的结构,而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并描画出这一结构本身。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对于叙事性作品来讲通过对大量故事的分析以发现在叙事本身的内在层面隐藏着一个或者数个模式,这些模式自身的演化就形成了多样复杂的叙事文学作品。

38、叙事功能——普洛普认为,功能可被理解为人物的行动,其界定需视其在行动过程中的意义而定。所以,功能可以指,人物的行动在情节发展的前后背景中所具有的意义。

39、抒情角色——所谓抒情角色类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述者概念,是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作家在作品中所设置的情感表现的代言人,是作品中的情感主体,同叙述者相比,抒情角色与作家的态度更为一致。

40、戏剧——戏剧或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样式,戏剧艺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演员根据剧本在舞台上的表演,供观众直接欣赏,在文学领域中讨论的戏剧文学主要是剧本,也即戏剧演出凭借的文字性底本。

41、悲剧——悲剧是指在戏剧中,冲突中的主人公是思想崇高、品质优良、具有高度精神力量的英雄或者是体现了某种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但是却与时代环境的落后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最后导致主人公的毁灭。悲剧的风格是崇高,效果是使人恐惧和怜悯,以及对主人公的同情。

42、喜剧——喜剧是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社会生活中喜剧性事件的戏剧文学,它以“笑”为主要的艺术效果,“笑”是喜剧的最终的收获。鲁迅先生讲:“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3、正剧——正剧是界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一种戏剧样式,又被称为悲喜剧。它描写正面人物的痛苦、不幸、苦难,但最终都有好的结果,同时也讽刺、暴露社会的丑恶面,但大多揭示出其必然灭亡的社会趋势。


【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

微信号 :18520569495
新浪微博:@汉硕考研院
汉硕考研QQ交流群:1063353993






欢迎光临 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ziyuekaoyan.com) (http://www.ziyu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